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它对城市的跨越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经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丹阳精神”大讨论大提炼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投身“四城建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丹阳精神”大讨论大提炼活动为有效栽体,以传承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为价值取向,以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提炼、培育和弘扬符合本土历史人文特征和新时期风貌的“丹阳精神”,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激情引导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共同价值认同和美好追求上来,为加快推进“四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丹阳精神”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什么是城市精神、为什么要提炼“丹阳精神”等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大讨论活动,把大讨论过程作为凝聚发展合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动丹阳跨越发展的过程。要通过动员大会、邀请知名学者讲座和专家学者研讨等方式,加深理解,扩大影响,形成声势。各级各部门要组织机关干部和村、社区群众,广泛开展“丹阳精神大家谈”讨论活动,形成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丹阳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围绕丹阳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有怎么样的历史底蕴,彰显了什么样的精神等内容,面向会社会广泛征集“丹阳精神”表述语。表述语既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也要体现丹阳特有的地域特色、历史文脉、城市定位、市民品格,使之成为市民引以自豪、铭刻在心的精神感召。丹阳日报、丹阳电视台等媒体刊发征集启示,开辟专栏专题刊登和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对丹阳精神的真知灼见。同时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向进行广泛征集。最后通过社会各界讨论评议、专家学者研讨评审和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市民普遍认同的“丹阳精神”表述语。
(三)开展“丹阳精神”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多种途径对确定的“丹阳精神”进行系列解读和宣传推广,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鼓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撰写理论文章,进一步深化对“丹阳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要大力弘扬“丹阳精神”,使之成为引领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上旬—6月上旬)
1、召开动员大会。适时召开动员会议,明确活动的意义、步骤和要求,让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城市精神相关知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2、新闻媒体造势。适时召开协调会,集中开辟“丹阳精神大家谈”等专题专栏,刊播广大干部群众的讨论情况和意见建议,及时报道相关活动动态。
(二)征集提炼阶段(5月中旬—7月上旬)
1、征集“丹阳精神”表述语。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市内主要网站刊播“丹阳精神”表述语征集启示。由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撰写征集启示,并做好收集、整理和归类。
2、组织开展“丹阳精神”座谈会。汇总专家及各级群众意见,形成初步的成果,筛选、提炼征集条“丹阳精神”表述语,组织群众代表、企业代表、文艺界代表、党政机关代表、北京专家召开座谈会,讨论“丹阳精神”。
3、提炼“丹阳精神”表述语。汇总提炼“丹阳精神”活动中专家、民众的意见,选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率最高的表述语,最后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
(三)推广实践阶段(7月中旬—12月底)
1、集中宣传“丹阳精神”。通过图片展,制作电视专题片、公益广告等宣传形式,对外公布“丹阳精神”表述语。
2、深入解读“丹阳精神”。通过报告解读、媒体报道等形式,阐释城市精神的内涵。鼓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撰写解读“丹阳精神”的理论文章,并择优在媒体上刊发。
3、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弘扬“丹阳精神”为动力,不断丰富行业精神、企业精神和校园精神,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形象,切实调动全市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丹阳精神”大讨论大提炼活动,是“文化之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落实。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活动机构,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努力保证整个活动有序开展。
(二)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揽总作用,制订实施方案,搞好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新闻媒体要着力搞好宣报道,营造舆论氛围,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