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已成为骨科常见病,约占门诊量的两到三成。【详细】
-
9月5日
- 专家提醒,以下最坑老人的10个误区亟需澄清。【详细】
-
8月29日
- 近日,丹阳市红十字会志愿者走进社区为50多位居民进行养老照护相关知识讲座,同时传授老年人健康手指操,受到全场居民的热烈欢迎。【详细】
-
8月29日
- 饮料中含有糖分和各种添加剂,热量非常高,而这些热量囤积在人体内,容易打破人体内原有的酸碱平衡。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是患上“三高”和脂肪肝的诱因,所以日常需要的水分,绝对不可以用饮料来代替。【详细】
-
8月29日
- 日常生活中,“减盐行动”怎样才能有的放矢呢?【详细】
-
8月29日
- 营养专家介绍说,豆浆虽被誉为“植物性牛奶”,但豆浆蛋白质属于植物性蛋白,只有被转化为动物蛋白才能为人体消化吸收。【详细】
-
8月29日
- 记住,在气头上不要轻易诉说别人的不是,否则越说越气,就更不容易化解矛盾了【详细】
-
8月22日
- 最近科学家提出,微胖(微超标准体重10%)、微凉(20度左右)、微饿、微汗、微愚和微笑易于健康长寿。【详细】
-
8月22日
- 据研究表明:虽然多项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00岁以上,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详细】
-
8月22日
-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滚蛋除湿毒”的说法。我照此操作,果然发现蛋黄上会出现小点,同时也变黑了。想问问专家,这真的说明我体内有湿气和湿毒吗?【详细】
-
8月15日
- 中青年时期体重增加与严重慢性疾病风险升高相关,这是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详细】
-
8月15日
- 无论在田野荒郊、小路旁、庭院地面以及无人居住的院子里,人们经常能看到一种紧贴着地面生长的草本植物,其绿色叶子呈奇特的瓜子状,而长长的肉质茎则为红色。这种红茎绿瓜子叶的野生植物就是马齿苋。【详细】
-
8月15日
- 自汉朝起,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足见吃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如今,中国人“好吃”的形象早已闻名世界。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外出就餐的消费额已超越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虽说…【详细】
-
8月15日
- 盛夏近秋,阳长极而阴始生。暑湿当令,最易困脾。镇江名中医、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李伟新提醒,夏季是脾胃疾病的高发季,现代人的一些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使得脾胃系统疾病在夏季显得尤为突出,夏季养生尤重脾胃。【详细】
-
8月15日
- 立秋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从现代气象学上说,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能算是真正进入秋季。《管子》有言:“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详细】
-
8月8日
- 今年8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母乳喂养,共同坚持”,倡导全社会、多部门、多层次、多方面促进母乳喂养。【详细】
-
8月1日
- 苍蝇,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其携带的病菌还能传播痢疾、肝炎、霍乱等多种疾病。夏季,是蝇类繁殖的高峰季节,怎样才能有效防蝇减少危害呢?【详细】
-
8月1日
-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自创了一种养生法,称之为“香泉功”,主要有四部分。【详细】
-
8月1日
- 三伏天着凉感冒的病人比比皆是。很多人还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恶性肿瘤,这些病也都跟湿邪、痰湿有关。那怎么办?有氧运动,主动出汗!【详细】
-
8月1日
- 春夏秋冬,冷暖交替,大自然的“主气”也不一样。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相统一,因此,养生要顺应季节的特点。【详细】
-
8月1日
- 胃肠道是人体摄入营养能量的主要脏器,最易受伤的也是胃肠道。胃肠道的疾病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胃肠癌。【详细】
-
8月1日
-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这首《莫生气》口诀或许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黄帝内经》记载:“百病生于气也”,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详细】
-
8月1日
- 健康是发展的基础,而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健康的程度。【详细】
-
7月25日
- 7月22日是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丹阳气温“高烧”不退,在预防中暑的时候,更要当心“阴暑”伤人。【详细】
-
7月25日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被广为传诵。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详细】
-
7月18日
- 有人说喝牛奶容易上火,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夏天喝牛奶真的就会上火吗?【详细】
-
7月18日
- 在临床中发现,服中药的人很多,但掌握正确煎煮中药方法的人并不多。中药煎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疗的疗效。所以,有必要将正确煎煮的方法普及一下。要保证煎煮质量,必须掌握以下几点;【详细】
-
7月18日
- 炎炎夏日,能在室内吹空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空调常年不洗,内部积攒了大量的细菌(如嗜热放线菌)、病毒还有螨虫,污染物会随着冷风吹出,浮游在空气当中,造成空气污染,导致“空调肺”。【详细】
-
7月11日
- 家住开发区的高校毕业生小林准备学开车,但她坐车经常晕车。那开车会不会晕车呢?小林到医院咨询,得到的回复却是:不晕。【详细】
-
7月11日
- 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明翼义工社志愿者刘艳云,利用周末时间对一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详细】
-
7月11日
-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6月29日至7月13日,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详细】
-
7月11日
-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节至小暑,也就进入了我们常说的“三伏天”,连风也变得热浪滚滚。【详细】
-
7月11日
- 大蒜是家家户户的常用调味品,不仅能杀菌消炎,还能抗癌,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详细】
-
6月28日
- 夏季气温升高,食物也更容易变质。虽然将食物放入冰箱可以延长它的保存时间,但也易滋生细菌。【详细】
-
6月20日
- 夏日炎炎,你是否也加入了吹空调、吃冷饮的大军?人人都想着法儿地防暑降温,却忽略了寒邪的侵袭。呼吸科专家提醒,夏日防寒比防暑更为重要。【详细】
-
6月20日
- 夏天气温高,天干物燥,人体的水分比较容易通过呼吸、出汗等流失,尤其是进入夏季人们容易烦躁不安,产生焦虑的情绪。【详细】
-
6月20日
- 民间流传着“夏天喝牛奶上火”、“夏天牛奶的营养不如冬天好”等说法。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大家心里不免矛盾起来,夏天到底该不该喝牛奶?【详细】
-
6月13日
- 走路运动是一项简单而且有益的健身方式,尤其适合老年人。多走路不仅可以活动关节、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还能锻炼大脑皮层,使脑细胞更活跃。但如果在锻炼时,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反而有损健康。【详细】
-
6月13日
- 夏季天热,人体出汗较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水分逐渐减少30%~40%。不少参加锻炼的老年人,很容易造成体内缺水,如不及时补充,则导致各种疾病或加速衰老。近年来科学家认为大量排汗导致失钾是中暑的重要原因…【详细】
-
6月13日
- 陈先生问:我年近七旬,有七八年的冠心病。有病友提醒我入夏后要谨慎开空调,我也觉得夏季进空调房后有些胸闷。请问空调会给冠心病患者带来危害吗?【详细】
-
6月13日
- 夏季是肠道和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有经水食物。苍蝇和生活接触传播的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霍乱。【详细】
-
6月13日
- 春天以风邪为主,秋天以燥邪为主,冬天以寒邪为主,而夏季的主要邪气有三个:暑邪、湿邪、寒邪。因为人体要面临多方面邪气的侵袭,增加了防病养生的难度。所以,夏季往往是一年四季当中最难养生的季节。【详细】
-
6月13日
- 颈椎病患者很多,日常要加强运动锻炼,锻炼需要长期坚持。如果每天坚持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患者症状可减轻或恢复健康。【详细】
-
6月6日
-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有些老年人走路变慢,说明腿部功能开始退化。但也有的老年人走路步伐依然有力,这与平时进行腿部锻炼有很大关系。【详细】
-
6月6日
- 我国中医肾病学宗师邹云翔先生曾立下这样一条家规:家人和孩子们不准吃冷饮。在习惯了以“冷”解暑的大部分人来看,这规矩颇有些不近人情。但不能否认,严格遵守着父亲家规的江苏省中医院邹燕勤主任一家三代,身体都…【详细】
-
6月6日
- 距离高考中考还有十来天的时间,考生也到了冲刺的关键时刻。为此,市人民医院心理专科医生和营养科医生提醒广大考生,这个阶段保持良好的状态非常重要,有些事情考前千万不要做。【详细】
-
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