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外科也称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详细】
-
3月13日
-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有些人颈椎活动时有“咔咔”响,更有甚者会经常疼痛,检查发现大多是颈椎退变,骨质增生。那么,怎样缓解颈部不适、延缓颈椎衰老、预防颈椎病呢?【详细】
-
3月13日
- 随着微信“跳一跳”的蹿红,因长时间玩手机引发的手关节不适和颈部酸痛、眩晕、手麻等症状也正在蔓延,其中年轻人患腱鞘炎者增加明显。【详细】
-
3月13日
- 春节早过,不少人已经穿起薄外套,有些年轻人甚至为了追求时髦露出脚踝。医生提醒,季节交替之际,昼夜温差大,风力变化无常,乍暖还寒之际过早脱掉冬装,身体很难适应气温的急剧变化,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开春病”最容易在此时乘虚而入,需要格外注意。【详细】
-
3月6日
- 正月十五已过,年味渐远。每次长假后,不少人觉得紧张、担忧,身体不舒服,甚至心慌恐惧,其中学生群体尤为明显。专家提醒,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工作压力、父母压力和环境压力等是节后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详细】
-
3月6日
- 春天养肝是最有效的。春季始临,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内火,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详细】
-
3月6日
- 水痘是常见的幼儿传染病,一般由水痘病毒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传染,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可见皮疹,有的直接出皮疹。【详细】
-
2月27日
-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预警,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详细】
-
2月27日
- 在饭后服用一些药物,一方面可降低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另一方面,能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医生总结了一份不应空腹服用的药物清单。【详细】
-
2月27日
- 40岁的张女士每次腹泻都吃黄连素,开始时挺有效,后来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最近她腹泻再次吃黄连素,发现几乎没效,赶紧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她为肠易激综合征。【详细】
-
2月27日
- 春节膳食要少吃荤菜,多吃豆制品、蔬菜等素菜。吃进含蛋白质量较高的荤菜,往往会引起上火、便秘,感觉疲劳倦怠、胃肠胀气,引发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详细】
-
2月13日
- 新春佳节,合家团聚,欢乐无限。然而有一些人因为要应付各种应酬,或因“人情债”缠身,或是因为对自己一年工作成绩不满而苦恼,其心理越发不堪重负。【详细】
-
2月13日
- 创建于1980年的丹阳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教为一体专科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三级乙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详细】
-
2月13日
- 卧室中最主要的过敏原是尘螨。整张床上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200万只。可以说,卧室中最脏的地方就是床垫了!【详细】
-
2月13日
- 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很多人看到黑乎乎的中药汤剂根本喝不下去,喝完还会犯呕,尤其是小孩,更不愿意喝。但不喝药病就不会好,于是很多妈妈会在汤药里加点糖。这种做法其实不宜提倡,还要区别对待。【详细】
-
2月6日
- 癌症是世界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我国为例。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15年全国约有430万人确诊癌症,280万人因癌症去世。此外,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详细】
-
2月6日
- 青霉素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比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病症。如此家喻户晓的药物,它的发现,却是一个偶然。【详细】
-
2月6日
- 2018年春运于2月1日开始,很多人已经开开心心地准备或已经踏上回家团圆的路途了。春运人潮涌动,舟车劳顿,再加上在密封的空间里空气不畅,难免会有各种不适。专家提醒,春运途中要警惕各种健康隐患,保证健康归家。【详细】
-
2月6日
- 鼻子很敏感,遇到冷空气就容易感冒。天冷,不少市民外出都带上口罩。医生提醒,长时间戴口罩、不经常更换口罩,反而更容易生病。【详细】
-
2月6日
- 相信前不久刷屏的“油腻中年”一词让很多人都感到了危机。的确,人到中年压力大,加上很多人疏于健康管理,难免“油腻”起来,甚至让身体亮起红灯。【详细】
-
2月6日
- 冬天,很多人被冻得直哆嗦,起床成了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有网友戏称,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所以,“休想把我和棉被分开”。【详细】
-
2月6日
- 2018年的第二场雪,比以往来得更猛一些,有不少市民因此而摔跤,有的甚至进了医院。专家提醒,冰雪天外出行走要注意技巧,摔倒时要注意二次保护,以防意外。【详细】
-
1月30日
- 胃癌出现年轻化趋势,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详细】
-
1月23日
- 27岁女子抽出乳白色“牛奶血”只因一日三餐全靠外卖【详细】
-
1月23日
- 过年大扫除,别忘了整理家庭药箱,减少反复寻找的时间,并针对家人的常见多发病症,合理配备药品。【详细】
-
1月23日
- 冬季天气寒冷、阳光不足,很多人少于外出锻炼、活动量减少,另外冬季的饮食结构相对比较单调,使得人们在冬季最容易缺钙。【详细】
-
1月23日
- 一天晚上,张先生在餐厅里吃饭时突然倒在地,裤子上满是鲜血。送医院检查后确诊,引起他大出血的原因竟是痔疮。【详细】
-
1月23日
- 上周,丹阳连降暴雪。出于安全,我市学校还特地停课。雪天行路行车十分危险,我市车祸频频,跌倒导致骨折的市民不在少数。摔倒时,“坐屁墩”容易造成尾骨折,“嘴啃地”容易造成手腕部的尺骨和桡骨骨折,而侧面滑倒则很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损伤——髋部(股骨颈)骨折。【详细】
-
1月9日
- 思考孩子教育时,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数英等知识性教育上,抑或是绘画、钢琴、芭蕾舞等艺能教育上,往往把买菜做饭等最普通的生活技能排除在外,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生命教育。【详细】
-
1月9日
- 雪景虽美,但是却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路滑!仅上午半天,丹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就收治骨折病人11人,复位石膏固定达10人以上!骨科医生友情提醒市民:大雪天气,一定要注意安全。【详细】
-
1月4日
- 近一段时间,一些孩子出现发热、感冒症状,而且互相传染,有的班级甚至停课。许多家长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总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多喝开水、用退烧药、休息休息就可以自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详细】
-
1月2日
- 读者王女士问:前几天我的手指不小心被钉子划了一个很深的口子,流了不少血。家人让我贴了创可贴,说不管什么伤口,贴上好得更快。创可贴真的什么情况都能用吗?【详细】
-
1月2日
-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节。感冒后,人们一般通过服用药物、多喝水、增加休息来缓解病症。根据媒体报道,有美国专家提出了一个“脖子法则”……【详细】
-
1月2日
- 近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京举行。这是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30周年之际,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主办,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详细】
-
1月2日
- 在对长寿老人的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系外,也和一些共性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详细】
-
12月19日
- 进入老年后,人生态度应逐步从激进转向从容,从阳刚转向阴柔。若从养生角度来看,人到老年,“柔”是个行之有效的养生秘诀。【详细】
-
12月19日
- 圣诞节将至,我国时髦的年轻人也常在家里装饰一番,开个圣诞派对。但有报道称,家中的圣诞树可能是引发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哮喘等过敏症状的罪魁祸首,呼吁人们注意。【详细】
-
12月12日
- 在临床上,常有患者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乱吃感冒药,结果病情越来越重。那么,如何鉴别感冒和过敏性鼻炎?【详细】
-
12月12日
- 冬天到了,寒冷的冬季昼短而夜长。很多人感觉手脚冰冷,血液流动缓慢,活动量也逐渐减少。这时我们就需要补充各类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来提高耐寒性与免疫力。而牛奶,则是冬天必备的食物。【详细】
-
12月12日
- 冬季是雾霾高发时节,大雾弥漫,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严重的还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详细】
-
12月12日
- 寒凉面前,人人平等。别说弱不禁风之人,就是那彪形大汉也敌不过一缕轻微的冷风。更别说那三杯两盏淡酒了,就算有三床被子、一身棉袄,冰凉的身体也照样难以将息。【详细】
-
12月12日
- 天气凉了,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这在女性、老人和体弱者中更为常见。人们大多认为手脚冰凉是“寒”造成的,于是选择吃牛羊肉、辣椒、生姜、桂圆等辛热之品来温补。有些人吃完手脚也不那么凉了,有些人却可能适得其反。【详细】
-
12月12日
- 辟谷究竟有无疗效?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医学证据。除了辟谷,各类气功班也备受青睐。很多有慢性病的老人希望不打针、不吃药,靠练气功治好病。【详细】
-
12月12日
- 孩子母亲称为了保胎打了几百针。谁知顺利产下的二胎宝宝耳朵没有耳孔、眼睛闭不上、手脚弯曲、尾椎有裂孔。孩子父亲看到后都崩溃了。【详细】
-
12月12日
-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此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什么是“5125”?里面藏着什么健康密码?【详细】
-
12月12日
- 进入冬季,一些偏头疼、头晕患者容易旧病复发。天麻因善治头晕,有“定风草”之美名,而备受患者青睐。那是不是所有头晕患者使用天麻后都能药到病除?答案是否定的。【详细】
-
12月5日
- 何时服药,并不是饭前、饭后或就餐时就能一言概之。很多药物往往需要提前服用才能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这就如同打仗,若“临阵”才将子弹“上膛”或敌人出现了才“出征”,可能会错失“杀敌良机”。一般来说,下面的…【详细】
-
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