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婚姻,是终身大事,解放前,农村青年男女的婚姻,绝大多数是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而成,就是通常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详细】
-
1月11日
- “腊月”,为一年之末的最后一个农历月份,俗称为岁尾,又称为冰月,寒月,文人墨客则多称之为嘉平月。【详细】
-
1月4日
-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是雍正帝第四子,史称乾隆,曾六次到江南巡游,十二次过丹阳,次次歇脚住宿,其中四次住方渎桥,八次住三义阁,累计在丹阳的时间达二十四天,是历史上来丹阳巡视次数最多的皇帝。【详细】
-
1月4日
- 在那没有机械没有电力的年代,农人脸朝黄土背朝天,全靠牛拉、人扛、肩挑、背驮、手推、脚踩……各种农具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威力和效用。【详细】
-
1月4日
- 前不久,我听说丹阳成立了马相伯文化研究会,感到很高兴。回想起自己曾经在丹阳参加过马相伯逝世9周年追思大会,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详细】
-
12月28日
- 叠罗汉,是珥陵镇大施行政村上庄村的传统文体娱乐活动。一般农闲时光排练,春年之间会同上岸的白猴、旺巷的大刀,史甲的刀棍马叉一同表演闹春。【详细】
-
12月28日
- 我家里有480斤粮票,保留至今已经30年,而30年前的1986年已经是我在西部行宫、全州、延陵三个乡镇工作30年的最后一年。【详细】
-
12月28日
- 1968年盛夏,丹阳“革命造反派”和全国一样,各种口号声日夜听见,政治帽子满天飞。【详细】
-
12月28日
- 中山桥位于陵口镇,横跨京杭大运河,最初是由地方募捐建造,并得到无锡实业家荣德生的资助,民国十七年(1928年)竣工。桥长36米,宽6米,两旁有栏杆灯柱,桥下有三空通航。【详细】
-
12月21日
- 省丹中的笔架山风景区给一届届学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但是还有一块地方同样令曾经的丹中学子难以忘怀。这块地方就是《丹中青年》黑板报——在千万丹中学子的心中,它是思想引领的阵地、文化知识的园地、校园文化的窗口。【详细】
-
12月21日
- 冬至,我们丹阳民俗,家家户户都祭祖先,俗称烧祖宗。【详细】
-
12月21日
- 近日,我发现了一些六十年代中期有关农业生产的计划表格,不由使我想起那时我们界牌的计划农业。【详细】
-
12月21日
- 1950年下半年,为了配合土地改革运动,曹甲小学有老师建议:由学校师生组团排演大型歌剧《白毛女》。此剧剧本长,场面大,人物多,要演出3小时左右,而且要以歌唱为主,布景、灯光、配乐等要求较高,靠一个农村小学的师生,能行吗?【详细】
-
12月14日
- “打平伙”,现在很少人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城市年轻人恐怕听都没听说过,更没体验过。生活在乡村,生活在那六七十年代的人,大抵没有不知“打平伙”的。【详细】
-
12月14日
- 提起抗战老兵庄杭生,年轻人只知道他是位革命老前辈,如说到八十年代在丹阳热衷发展食用菌的庄主任,省食用菌研究所的庄所长,那上了年纪的人大多会津津乐道,交口称赞他是引领农民发展食用菌致富的带头人,食用菌之乡的开拓者。【详细】
-
12月14日
- 城郊供销社这种由城镇消费合作社演绎过来的基层供销社,在营业场所由县城闹市区迁移到郊外冷僻处的境况下,依靠主动上门服务,处处便民的经销策略,促进了经营业务的稳步增长,着实风光了一把。【详细】
-
11月30日
-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当时中国可以说是自行车的海洋,连美国总统小布什当年也在中国骑过自行车。【详细】
-
11月30日
- 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位于丹阳市域东北部,辖区总面积168.3平方公里,早在5000多年前,域内就已有人类活动,先民们择地而居,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400余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自然村落。【详细】
-
11月30日
- 季札三让王位离开吴都后,他扮成老先生模样一路察访他食邑的民风,查看他始祖泰伯的“遗风”有没有得到流传,然后决定隐居之地。【详细】
-
11月30日
- “沉浮记”中所述人物,仅限吕城运河北部分人员,运河南尚有一批人士也参加了当时的革命运动。他们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生命,有的在白色恐怖、血腥镇压下,彷徨退缩,放弃了理想,不论如何,他们的事迹都有载入史册的价值。【详细】
-
11月23日
- 1998年笔者时任荆林文化站长时,曾在西岗村采访,时年77岁的马振荣(当年为民兵中队长)回忆这一历史事件时,仍充满激情地告诉笔者:“当时抗日当头,我们年轻人都挺身而出,百姓也是一呼百应,从不计较报酬,这种忘…【详细】
-
11月23日
- 在阜兴当铺被捉赃的第二天晚上,吕城城隍庙前广场召开声势浩大的阜兴当户大会,叶静在会上揭露了阜兴当铺老板借被奉军抢劫之名,行吞没当户财产之真相。会上宣布成立当户联合会,清算当铺的恶劣行径,并决定向县府正式交涉,要求主持公道。阜兴当铺老板在广大民众的揭发下被迫认错…【详细】
-
11月16日
- 诸葛士铭,何许人也?清微观和致敬院又是什么寺观?笔者在撰写《丹阳市村村记忆——吕城镇篇》的过程中,搜寻到《诸葛氏宗谱》,查阅后有了眉目。【详细】
-
11月16日
-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修水利建设高潮。我们万顷洋地区开挖的那条胜利河,就是当年大兴水利建设中最受益的。【详细】
-
11月9日
- 战争年代,子弹击中的是革命战士的身体,和平年代,享乐思想、金钱、美女、权利等都是“糖衣炮弹”,它击中的是我们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们的灵魂。它使我想起我们界牌地区一位被“糖衣炮弹”击倒的抗日功臣巢纪生。【详细】
-
11月9日
- 1943年3月,日伪宣布把镇江、丹阳及武进铁路以南的茅山地区划定为“清乡”地区,我家正被划在这个区域之内,当时这里的环境比较恶劣,敌人在东面的延陵镇、南面的宝埝镇、东北面的丁庄铺、西面的白兔镇以及北面的上党镇都设有据点,共驻有千余兵力,扫荡”频繁,弄得老百姓人心惶…【详细】
-
11月9日
- 丹阳开发区荆林段上村距离丹阳城中心大约有4公里的路程,因为丹阳市政府启动开发区路巷段上村、贺巷、小吴巷村环境整治项目,2015年7月25日段上村拆迁,随着段上村消失的还有起码上百年历史的段上村天主堂。【详细】
-
11月2日
-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近日,本报“老档案”收到一封来自丹阳蒋墅钱甲塘里村的陈仁保(又名陈泉友)老读者的特殊来信,随信而来的还有几张特殊的纪念币照片。【详细】
-
11月2日
- 丹阳饮食业的蟹黄汤包和肴肉,名扬四方,烹调技术,在宁沪线上,还是有点名气的。冰糖爬蹄、一刀不斩狮子头、高装细杂烩和塘鳢炒米粉(塘鳢鱼,丹阳俗叫痴姑呆子)是丹阳传统的四大名菜。【详细】
-
11月2日
- 1992年版《丹阳县志》第二十六卷“文化”中第一章第二节“图书馆、画院”载:民国二十五年,邑人马相伯将其在沪的乐善堂藏书8700多册,赠给丹阳旅沪同乡会。【详细】
-
10月26日
- 当年丹阳邮电局的老话务员们最近举行聚会。这些人是新中国成立时丹阳第一批元老级话务员,当中有80多岁的老话务员,最年轻的也年过半百了。在电话还没有自动交换设备的年代里,他们这群年轻人在人工转接电话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详细】
-
10月26日
- 丹阳市图书馆(前身为1956年设立的镇江市图书馆丹阳分馆)建馆已60年,作为老读者老书迷,我也和它相交相伴了近60载。【详细】
-
10月26日
- 贤桥,这座老丹阳人再熟悉不过的桥梁,随着上世纪七十上年代中期城市建设改造而被拆除,内城河也被填为城河路。只留下一块“贤桥”石碑,现存放在总前委纪念馆内。【详细】
-
10月19日
- 割麦子麦子还没有熟透,父亲便带着我到麦地里一遍一遍地看着。谁家麦子熟的差不多了,谁家的还不熟,谁家的麦子被风吹到了不好割……父亲走一路、看一路、说一路。【详细】
-
10月19日
- 1959年前,丹阳火车站地处丹凤北路,丹阳纱厂东侧,离县城近在咫尺,来往旅客出行较方便。1958年国家实施沪宁铁路复线改造工程,1959年工程竣工后,丹阳火车站迁址双庙头(现眼镜市场东北侧),离县城中心有4、5公里,旅客出行还要途经人民大桥。那个年代,国家经济不发达,交通设施…【详细】
-
10月19日
- 那时,我们界牌公社为了解决“一场大雨水汪汪,十年就有九年荒”的局面,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民战争。要求新开挖的河、沟、渠都要实行林网化。【详细】
-
10月12日
- 农村信用合作社随着行政体制的多次变化而变迁,但是,信用合作社从成立之日起一直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行政上属于乡政府领导,业务上的上级主管部门是银行。上个世纪70年代,县级成立信用合作联社,和县级各专业银行成为兄弟关系,意味着农村信用合作社升级,近年来信用合作联社…【详细】
-
10月12日
- 对于一座城来说,不是一栋栋整齐划一的高楼,也不是一排排仿古观赏的建筑,更不是一味投其所好而建的娱乐设施,最重要、最核心、最能称之为灵魂的东西,应该是那些老街道。【详细】
-
10月12日
- 上世纪七十年代,单调贫乏的农村生活中有一件比过年还要让人盼望、让人激动、让人饱口福,得实惠的美事,那就是村里举行的洗泥宴。【详细】
-
9月28日
- 忽大忽小的灶膛火,若明若暗的柴火灰,清脆刺耳的刮锅(底)声,纯香四溢的土灶菜,缭绕升腾的白炊烟,高高供着的灶神爷……这一幕幕情景,勾起了我对农家老土灶的记忆。【详细】
-
9月28日
- 磨坊、碾坊,在那古老的时代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工具。【详细】
-
9月28日
- 最近,我拜读了父亲少年时期曾经学习过的《幼学》,书中明确记载着: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详细】
-
9月28日
- 陈志,又名明和,丹阳市丹北镇济德大陈村人。年幼读过私塾,后学过武艺,机灵过人。【详细】
-
9月21日
- 陈云阁,丹阳市丹北镇济德湾里村人,出生于1910年。1938年参加丹阳抗日自卫总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9月21日
- 朱长胜,丹阳市丹北镇金桥村十三圩埭人,生于1924年,1940年1月参加新四军,历任班长、文书、连长、代营长、团长。【详细】
-
9月21日
- 管文彬,又名甘佩林,丹阳市丹北镇高桥倪山村人。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与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12月找到组织继续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9月21日
- 管寒涛,又名管文昭,丹阳市丹北高桥倪山村人。1924年就读于江苏无锡洛社乡村师范,积极参加声援“五卅”大罢工和“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后因发动学生罢课等活动被学校开除。【详细】
-
9月21日
- 位于常州武进罗溪的原军用机场,于1963年建成。当时,机场的地勤人员及大部的海军陆战队员都驻扎在机场,在后勤保障方面,特别是每天的新鲜蔬菜供应更是个大问题。【详细】
-
9月21日
- 管文蔚,丹阳市丹北镇高桥倪山村人,生于1903年。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9月14日
- 凛冽的寒风阵阵刮过,卷起漫天黄尘,远山近岭道路旁光秃秃的枯树枝桠尖声嘶叫着呜呜作响,外面的行人很少。【详细】
-
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