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从“沉睡”到“唤醒”,江苏探索大遗址保护与发展新路径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苏坐拥22项“十大考古新发现”、13处国家大遗址,始终将大遗址保护视为传承文明基因、塑造文化自信的核心工程,让每一处遗迹都成为“何以中国”的生动注脚。

今年3月初,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土地出让或划拨考古前置、“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与传播”等要求,如何守护文明根脉、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十四五”以来,江苏通过考古前置累计原址保护文物点200多处,推动1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更以数字化技术为遗址构建“数字生命”,让沉睡的文明在现代社会“苏醒”。这些探索不仅呼应了文物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详情点击: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ffc63de4b0e91635954817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