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正在挑选防晒口罩。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通讯员 徐海婷)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防晒已成为市民出行的必备课题。除了涂防晒霜外,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面罩和冰丝袖套、防晒口罩等“硬防晒”装备也卖得火爆。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防晒黑,更多趋向对满足肤感、质地、成分、抗老等功效性的进阶表达。
昨日,记者走进开发区吾悦广场一家店铺,发现防晒霜、太阳镜、防晒衣、防晒口罩等防晒装备已被摆在店铺的“C位”。“我想选购一款防晒指数高且不油腻的防晒霜。”市民宋女士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得知宋女士平日开车上下班,工作人员根据她的皮肤状况推荐了一款防晒霜。导购人员介绍,虽然时值春季,但晴朗天气已带动防晒霜销量激增,消费者在关注UPF(防紫外线指数)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滋润度和肤感。
除了防晒霜“软防晒”之外,各种防晒装备也销售火热。记者在该店铺看到,防晒服、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装备一应俱全。“我们的防晒服采用的是高科技面料,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害,UPF达到50,还轻薄透气,很适合这样的天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防晒衣呈现多样化趋势,常见的防晒面料包括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以及棉、麻等天然纤维,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不少品牌在强调防晒性能的基础上,还兼顾其美观性,推出各种时尚设计款,成为众多消费者衣橱新宠。
对于敏感肤质人群,防晒面罩成为热门选择。“我皮肤容易过敏,防晒面罩既能阻挡紫外线,又能减少粉尘刺激。”市民张女士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可重复使用、透气性好的亲肤款产品。此外,可折叠遮阳帽、带颈护的防晒口罩等细分产品也受到消费者青睐。
对于如何防晒,市妇幼保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朱建泊提醒,尽管防晒霜能有效防止晒伤,但单纯依赖化学防晒可能存在补涂不及时、成分刺激等问题。“物理防晒(如防晒衣、遮阳伞等)通过反射或吸收紫外线起到防护作用,安全性更高,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人群。”朱建泊建议,消费者应根据自身肤质和活动场景,采取“防晒霜+物理遮挡”的双重防护策略,以最大限度减少紫外线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