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爷爷”和他的社区黑板报

核心提示: 一只茶叶铁皮盒,盛满各色长短粉笔;一把黄色米尺,刻度已经模糊不清;两块湿抹布,作为粉笔擦使用……在体育场西侧的老房过道里,今年86岁的徐鹏天正在一块黑板前奋笔疾书。自从退休后,他便拿起粉笔,为社区出黑板报,一晃已近30年。

892b799b1577ba5a89ca18096c0cfdc7

图为徐鹏天正在出黑板报。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一只茶叶铁皮盒,盛满各色长短粉笔;一把黄色米尺,刻度已经模糊不清;两块湿抹布,作为粉笔擦使用……在体育场西侧的老房过道里,今年86岁的徐鹏天正在一块黑板前奋笔疾书。自从退休后,他便拿起粉笔,为社区出黑板报,一晃已近30年。

“延长‘健康寿命’七项策略”,这是徐鹏天最新一期黑板报的主题。在老人的黑板报中,主题大致涉及健康、文明、环境、法治等等。为了寻找素材,老人订阅了多份报纸杂志,从中挑选内容。看报、读书,从生活中学得的知识,最终都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黑板报上。

书写大标题使用隶书,小标题换成仿宋,其余部分则为行书,只见徐鹏天一手拿着剪报,一手逐字誊写。规划、打线、画图、书写……出完一期,通常需要两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老人时而压下腿,时而踮起脚,但一笔一画毫不含糊。

退休前,徐鹏天一直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平日里又爱好写毛笔字。退休后,在社区居委会的委托下,徐鹏天爽快地拿起了粉笔,负责为社区撰写黑板报。“像这样的黑板,一个社区有好几块,最初那会儿,我为5个社区撰写黑板报,后来,黑板报的需求越来越少了。现在,我就在咱们市民广场社区里写写画画了。”老人说,他的黑板报原本很受群众欢迎,“那会儿别说手机了,电视也才开始普及,社区里的大人孩子经常站在我的黑板报前静静阅览,大人看的是讯息,孩子看的是图画。”一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徐鹏天也曾被“催更”。

然而,时代发展的速度超出了徐鹏天的想象,如今,即便是老年人也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接受各种信息了,但徐鹏天依旧在出着黑板报。“还是有老人会来看的,对一些人来说,这社区里的黑板报已经成了一份颇具历史感的事物。30年,孩子成了大人,年轻人成了中年人,甚至成了老年人了。看着这黑板报,回忆不自觉地就来了。”为了这份“被需要”,“徐爷爷”并不打算放下手中的粉笔。岁月匆匆,年复一年,老人手中的一支笔,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