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接种疫苗。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晓玲 王丹 通讯员 戴钰)“你好,我刚刚被一只宠物狗扑咬到了小腿,不知道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我先查看一下!这伤口已经出现红肿情况,是需要接种疫苗的!”……昨日,在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接种门诊,一位市民急匆匆地走进来咨询。
该市民告诉记者,当时他步行经过一路段,旁边一位市民牵着一条宠物狗,当时他没有任何动作,宠物狗就扑上来咬住了其右小腿,好在被宠物主人及时拉开了,“当时我拉起裤子查看,没有很明显的伤口,但是有痛感,所以先来咨询一下是否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需要接种,我可能要选择先报警处理。”说着,该市民拨打了报警电话,并赶回了现场,表示待处理后会及时前来接种。
该中心门诊主治医生何迎军告诉记者,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缺乏特异性治疗,病死率接近100%。
“我们医院狂犬病暴露处置接种门诊是24小时开诊的,3月份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接种疫苗的人数不断增加,最多的一天达到80针次左右。相比白天,晚上被宠物狗咬到来接种的更多。而根据每年的接种情况来看,6、7、8三个月为狂犬病疫苗接种高峰期,去年接种量近3万针次。”何迎军告诉记者,狂犬病暴露程度分为Ⅰ、Ⅱ、Ⅲ级,Ⅰ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Ⅱ级为轻度、Ⅲ级为重度,重度除了注射狂犬病疫苗外,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何迎军表示,在自然界中,犬、猫、食肉目动物(狐、狼、豺、鼬獾、浣熊等)、翼手目动物(蝙蝠)等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风险较高;猪、牛、羊和马等家畜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风险低;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随着气温升高,蝙蝠也开始活跃,若不小心被蝙蝠咬到,也应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病例的潜伏期大多为1~3个月,极少在1周以内或1年以上,所以一旦暴露,越早预防接种疫苗越好。何迎军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被猫狗咬伤或抓伤,若附近有医院,应立即就医。若距离医院较远,可先用碱性肥皂和流动水交替清洗咬伤或抓伤的每处伤口,冲洗至少15分钟。此外,节假日期间,孩子放假在家,市民外出也较多,更需多加注意身边的犬伤风险,受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前往正规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人用狂犬病疫苗,切勿使用草药、偏方处理,以免错失最佳处理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