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可观可感的实事
高新区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前投入使用。记者 陈珊珊 摄
本报讯 (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已累计投入5.8亿元的中医院迁建项目基本完成,健民路、福乐园等民生实事序时推进。云阳街道创成镇江市“家门口慈善”示范街道;锦轩华庭“信托制物业”新模式,为镇江首个试点;迈村村残疾人之家通过了省级残疾人之家的考核,全镇江仅有4家;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了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为全市首个……翻开过去一年高新区的民生成绩单,一件件可观可感的实事好事持续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感。“民生就是民心。今年,高新区将坚持民生这个发展基础不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的温度。”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高新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4.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0.8%,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的19.8%。在优化为老服务方面,高新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乡村互助睦邻点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打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处。在强化兜底保障方面,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困难群众生活底线,让更多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为老城区和南部新城的结合体,高新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和雨污分流、优化功能配套方面压力较大。去年,高新区共投入865万元,实施了3个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将投入315万元,实施新世纪花园小区绿化车位改造和银杏综合楼外立面出新。同时,按照省环保集团工作计划,分6大片区、共55个小区,实施雨污彻底分流。今年,高新区还将投入1080万元,实施恒兴路改造和漕运路新建项目;投入近1500万元的健民路、田园路和华西路,将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举办社区“三件事”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很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值得推广好的想法和做法。接下来,高新区将继续深化社区“三件事”品牌打造,选出优秀的社区项目进行复制推广,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同时,系统推进社会“减压阀”建设,缓解社会矛盾,疏导民众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高新区辖区范围内共有298个住宅小区,其中社区代管小区198个,小区自治29个,市场化管理71个。今年,高新区将充分吸取千家乐南苑“业委会+物业”、锦轩华庭“信托制物业”等模式的经验,各社区结合实际,根据小区底数清单,分片区制定推进计划表,逐步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建设更加宜居的和谐家园。
在城乡发展上,高新区将坚持融合发展这个重点不变,着力统筹城市能级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一方面继续推进城市有序更新,另一方面加快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