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喜迎丰收
天元村早熟番茄抢“鲜”上市
赵传正在大棚内查看番茄长势。记者 须俊 摄
天元村早熟番茄上市。记者 须俊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晓丽
春光正好,绿意葱茏。3月29日上午,记者走进高新区天元村菜农赵建正的家,他的妻子刚采完番茄回来,正忙着分拣、装箱。“这几天我们天元村的早熟春番茄品种已陆续进入成熟期,这些时鲜番茄批发价每斤能卖到4元。”指着装在箱内的红彤彤、圆嘟嘟的番茄,她一脸喜悦地说道。
天元村是我市的“菜篮子”基地,也是有名的老牌蔬菜种植专业村,现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0多亩。近年来,菜农们通过轮茬种植,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还增加了种植效益。全村形成了以春番茄、夏丝瓜、秋冬莴苣等“一村一特”的大棚菜产业布局,而早熟天元番茄是当地蔬菜生产的一大特色。
步入连片的蔬菜大棚基地,春意盎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座座银色大棚与田埂周边绿油油的小麦、露地莴苣、大蒜、小青菜等蔬菜以及一片片金黄色的菜花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田园画卷。村民小组长赵传正忙完大棚里的活计,正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准备回家,得知记者前来采访,他笑呵呵地说:“每年3月底,是早熟春番茄上市之际,这几天村里的几户种植户已抢先采摘上市。不过,这几年由于早熟番茄管理琐碎、用工繁多,不少菜农大多压缩了早熟番茄品种的种植面积,因而种植这一品种的菜农逐年减少,大部分菜农种植的是以中晚熟番茄品种为主。走,带你到赵国正田间看看。”
钻入暖意浓浓的大棚内,只见一垄垄滴翠的藤蔓绿叶间,不时可看到一个个挂在枝头的青色番茄果实,长势喜人;已经成熟泛红的番茄,宛如一个个红火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在照进棚内的阳光映射下,闪耀着亮眼的光泽,十分诱人,空气里弥漫着果子的清香。
据赵传正介绍,赵国正家种植了2座早熟大棚番茄。这几天气温下降,是大棚番茄管理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调控好大棚温度,勤管理促使番茄稳健生长的同时,按照科学栽培要求合理进行疏果、疏枝。
赵传正自己还种有3亩多大棚菜,主要是以中晚熟番茄和莴苣为主。目前,棚内的莴苣销售已临迎尾声,都是客商进村批发为主,从春节过后销售情况来看,莴苣市场销售还不错。这批早熟春番茄在4月份进入采摘上市旺季后,中晚熟品种的番茄也已陆续开花结果,预计在5月初便可采摘上市。整个番茄的采摘周期从3月底一直持续到初夏,市场供不应求。
天元村番茄种植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城里市民的“菜篮子”,也增加了菜农们的“钱袋子”,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天元村村委会干部介绍,通过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采用无公害和绿色栽培技术,天元村产出的番茄以其皮薄、内厚、品质好、口感佳,深受客商和消费者欢迎。每亩大棚番茄的产值可达1万多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