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须俊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正在一方小麦田头进行春管的开发区前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麦苗告诉记者:“3年前,我接手一外来大户撂下的110亩土地续包,第一年播种后麦苗生长不佳、产量低,而且水稻机插秧后一直僵苗不发,杂草、野生稻遍布田间,常规封闭除草剂很难防除,只能高价雇请帮工人工拔除。”事后,他才得知这方田块种过了直播“金粳稻”。如今,通过连续两年多来的土壤改良和撒施肥宝乐有机肥,这方土地才逐渐恢复生机和活力。
近几年来,随着以“金粳818”等系列品种为主的洁田稻的私下种植和蔓延,致使周边农户每年机插水稻产生药害的事件频频发生,也极大地影响了下茬作物生长,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和危害。
“金粳”系列水稻品种在丹种植现状
丹阳是苏南有名的“鱼米之乡”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市农业部门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并从政策扶持、品种改良、农机农艺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粮食生产特别是丹阳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每年春耕备耕之际,为科学制定全市水稻品种布局,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良种,确保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市农业部门都根据近年来各水稻品种在全市大面积生产上的表现及试验示范结果,结合我市生态条件、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经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以及组织种粮大户实地观摩,在良种推广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品种,减少因选用品种不当引发的农业生产事故。
据调查,“金粳818”等系列品种的审定区域在淮河以北,不适宜丹阳本地种植,故不宜在我市推广,全市种子经营企业和乡镇农资销售门店也不能引进销售该品种,而是部分外来种粮大户私下从安徽、苏北等地将其种子带过来或经销商走村串户私下交易后进行种植的。近几年来,该类型水稻已由原来的“金粳818”向其他系列品种不断拓展,其搭配售卖的抗除草剂——甲氧咪草烟、咪唑乙烟酸等,农药登记使用在大豆类等,不能在普通水稻上使用,会引起药害。由于该品种不适宜在苏南地区种植,加上米质一般,后期风险隐患很大。
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及种子站每年都通过张贴公示、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私种“金粳稻”品种的危害性,引导种粮大户全面推广适合本地区域种植的南粳系列、镇稻等品种。今年春耕备耕时节,市农业农村局再次发布《关于严禁推广销售不在我市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通告》,提醒广大农户,金粳818水稻品种及其捆绑销售的两种除草剂对其他常规粳稻品种具有严重危害性,如果扩大使用范围,一旦遇暴雨天气或汛期影响,含有该类型除草剂的水体流入其他田块或河流,将会给其他稻田秧苗带来毁灭性影响,对水产养殖也会带来严重危害;该类型除草剂稻田使用残留对非抗性水稻、油菜、蔬菜高度敏感,发生药害风险隐患大。同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发现有“推广、销售不在我市适宜种植区域品种”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举报,并公布了举报电话。
然而,一些外来种植户私下引种“金粳”系列水稻品种种植的现象仍有增无减,并呈多点开花之势。从调查情况来看,这些外来承包户采用的都是直播种植方式,并通过配套抗除草剂的农药进行除草。但其打药除草时,由于植保机喷出的药剂会随风流入周边农户的机插秧稻田造成药害,导致稻秧枯死,同时打过这种除草剂的农田水,一旦流入周边农户的稻田也会造成死苗现象。每年,“12345”政务热线和市农业农村部门接到受害农户投诉的案例都有好多起。
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流入我市一些镇区的金粳稻,已从开始单一的“金粳818”,延伸到其他系列的洁田稻品种,其种植面积在全市有数万亩。由于这些种过“金粳”系列品种的直播田块农药残留时间长,农田土壤结构也遭到破坏。这对农田改土培肥和去除田间农药残留增加了难度,也加大了后续承包大户的成本投入。另外,在对周边农户的水稻造成药害发生纠纷时,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参照,这就造成了双方矛盾无法调解,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给乡村治理增加了一道难题。
“金粳稻”系列种植蔓延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育种专家介绍,以“金粳”系列为主的洁田稻,其实是通过抗性基因植入种子,再配套相应的选择性除草剂来达到去除其他植物目的,这些品种流入我市种植,对水稻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和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魏国良说,金粳稻种植户追求的不是精耕细作,而是依靠掠夺式粗放型经营追求短期效益。在土地流转期,他们考虑的不是农田生态和绿色发展,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短期效益,不惜使用不属水稻登记使用范围内的除草剂,这样造成农田整个土壤也受到这种除草剂残留的影响,对下轮承包户种植其他常规品种水稻带来了危害。
“金粳稻”系列品种在一些地方的种植蔓延,首要的是会造成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它所搭配售卖的除草剂——甲氧咪草烟产品,登记证为大豆除草剂,是用于豆科类作物除草的,在土壤中残效期较长,易造成农田土壤板结,并且连年使用会产生抗性,用量会增加,不仅影响其他作物生长,还成了威胁农田生态安全的一个“田间毒瘤”。
其次是发生纠纷后取证艰难。由于本地种子经销门店不销售这一审定区域不在苏南的“金粳稻”系列品种,而是一些人私下从外地引种,这给我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带来了很大难度。因为要判定对方种植品种是否属于金粳稻品种需要做基因鉴定,而目前国内一般检测机构无法做这种基因鉴定,且费用非常高。如果确有证据能掌握种植户使用的水稻品种为“金粳”系列品种,且使用搭配的除草剂对周边农户的其他水稻品种产生了药害,农业执法部门可以对其超范围使用进行处罚。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市农资销售门店并没有发现有甲氧咪草烟除草剂等供应,但由于它在大豆作物上可以使用,即使有的农药店有经销这种用于大豆类登记的除草剂,农业执法部门也不能禁止其销售。
此外,低成本、粗放式生产种植方式,也是承包户恶意抬高土地流转价格的一个原因。这些外来种植户在两三年的流转期内采取“空手套白狼”的掠夺式经营,有钱赚了就继续种植,无利润可图时就中途跑路,从而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消除种植隐患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粮食要丰产,品种是关键。如果任由其继续在丹阳田野里蔓延扩展,将严重影响我市的农业生产生态安全,给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业内人士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管。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各镇(区)和水稻种植户充分认识到种植“金粳稻”系列品种为主的洁田稻,以及不在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种植的危害性。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选用适宜本地区域种植的市农业部门推广的水稻种植品种。同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告诫外来种植户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不能违规引种,一旦给农业生产和周边农民造成损失,都将严肃追责。
二是实行属地管理,健全管理责任机制。市级层面要把严禁种植“金粳”系列品种作为加强“三农”高质量考核、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内容,并完善和细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考核,各镇(区)也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大力推广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种植技术,压控直播稻种植。村组干部要切实发挥好监督员作用,增强对辖区种植户水稻品种的了解,引导他们科学选用适宜在我市推广种植的品种,严禁引种“金粳818”等不适宜丹阳种植区域的品种。
三是把好源头关口,力促监管治理到位。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要明确相关准入门槛,提倡以机插秧为主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严禁流转承包户种植以“金粳”系列为主的洁田稻。另一方面对农户间私下流转的农田,也要求村组干部在流转合同上明确这些条款。要加大绿色机插水稻补贴力度,逐步取消对直播稻种植户的补贴。如果发现有流转承包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偷梁换柱”改种“金粳”系列品种的,或是种子包装上发现有抗除草剂的其他洁田稻品种,则由所在村委会立即中止其第二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此外,对直播稻种植打药过程中曾因“金粳”系列品种引发周边农户水稻造成药害的责任者,可要求其对受害农户进行赔偿,并将他们列入“黑名单”,直接取消其后续土地流转竞价资格。
发展优质绿色稻米产业、打造丹阳特色香米品牌,是我市推进稳粮保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农业强市的基础工程。如何紧抓当前春耕备耕的契机,消除“金粳”系列为主的洁田稻私下种植现象,持续推广机插秧等绿色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深度融合,还需各方多管齐下、共同发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