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可以治愈,需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

本报讯 (通讯员 剑斌 吴章崎) 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主题为“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旨在贯彻社会共治理念,动员全社会全面行动、全力投入,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结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围,为终结结核病流行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连日来,我市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办了多场义诊活动,现场还提供血压、肺功能测量等服务,并向居民发放了结核病防治宣传资料。通过医生的讲解,许多市民对结核病的预防、症状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咯血、低热、呼吸困难、胸痛……结核病又称“痨病”,这种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疾病曾在全球肆虐,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目前结核病也并未完全消失。面对这一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我国持续织密筑牢结核病防治网络,向着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加速迈进。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据了解,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儿童和学生、糖尿病患者、艾滋病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及由于各种原因免疫力低下者、医疗卫生人员等容易患肺结核。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应该尽早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学生如果确诊了肺结核,应该主动向学校和老师进行报告,并接受治疗。如果符合休学条件,应该遵医嘱休学治疗。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可以复学。肺结核可防可治,得了肺结核不用怕,要按医生的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丹阳市医学会感染病学组组长张东军主任医师介绍了结核病防控的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从控制传染源上来说,就是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就是切断这个呼吸道传播。张东军强调,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遵循“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的原则。大部分敏感结核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建议市民平时勤开窗通风,在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以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市疾控中心专家认为,预防结核病一是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二是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硅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三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大量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可损伤肝脏。避免长期熬夜。四是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