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春之声” 奋进“春天里”
司徒镇全力争创一季度“开门红”
本报讯 (记者 谢超)“今年行业回暖,客户订单增多,目前定制镜片的交期基本要延长4~5天。”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司徒眼镜工业园的江苏视无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机器运作不停,数十位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操作,一派忙碌景象。“按照我们当前的接单量来估算,今年一季度的订单较去年增长50%。”视无界光学总经理胡济勇表示。
视无界光学是一家专注于眼镜行业生态链平台建设的资源整合型企业,其生产的个性化定制镜片在业内颇具口碑。“自复工复产以来,我们所有的机器设备基本是满负荷运行,每天仅定制镜片就能生产1700副。”胡济勇高兴地说,“鉴于当前的订单状态和行业的整体走势,我们将2025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了5000万元,非常有信心!”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在明媚的春光里,司徒镇铆足干劲、开足马力,从工厂车间到施工一线,大地上一片“繁忙景”,处处响起“春之声”。
上料、研磨、抛光、加硬、镀膜……在五彩司徕柏光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片片1.5厘米厚的树脂镜片毛坯通过传送带,如流水般进入研磨机中;3把刀头按照预定的参数,从不同角度和位置快速切削;40秒后,定制化镜片就研磨完毕。
“去年,我们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新增2条高端车房定制生产线,帮助我们极大地缓解了订单压力。”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功龄告诉记者,产能的扩充让他们有底气去承接更多的订单,“去年公司实现销售1亿元,今年目标在此基础上增长30%。”
作为“中国眼镜之乡”,司徒镇仅眼镜相关企业就有近300家,从业人员20000多人。近年来,司徒镇以动能增动力,推动眼镜产业加速转型、新路赶超,为经济发展积蓄新势能。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创新发展大会上,司徒镇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再招引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的眼镜企业5~6家,加快眼镜全产业链“智改数转”和生产效率提升,打造“司徒镇眼镜生态示范园区”,“同时,积极壮大实体制造中坚力量,高效推进海昌、美乐等总投资18.71亿元的14个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年‘满堂彩’。”
春天,是耕耘的时节。一批体量大、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为司徒实现追赶超越、夯实基础,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走进位于美乐工业园内的江苏乐驰智能电动车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圆润的车轮、硬朗的车架,全新的生产制造团队,让人耳目一新。
“这两年,随着电助力自行车的兴起,我们的订单也是如雪花般飞来,近两年都实现了50%的增长。”公司业务副总王小东告诉记者,去年,电助力自行车销售了6万台,今年,他们计划销售15万台。
当前,一台电助力自行车出厂价是普通自行车的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电助力产品的市场规模将数倍于当前的自行车市场,发展迅速。“以我们一季度的生产形势来说,目前在手订单就已经达到5万台,在不接受新的订单和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也需要持续到5月份。”王小东介绍,公司计划再投资建设两条装配线、一条打包线,全力保障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迎着春日,伴着春风,曲阿大地处处是一幅幅抢干、快干的场景。司徒镇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飞速奔跑在春天里,全力争创一季度“开门红”,争取不负春光开好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