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菀滢
“我不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要自己成为巨人。”赵飓出身于传统物流世家,却在数字经济领域追逐梦想,从留学归国到创业拼搏,再到投身“师承计划”,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新侨”的使命与担当。
留学归来:
突破瓶颈的探索
2017年至2019年,赵飓在英国考文垂大学攻读金融专业。留学期间,他敏锐捕捉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立志学成归来助力企业突破经营管理瓶颈,推动数字化转型。回国后,赵飓先后就职于江苏毅达资本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南京分所)。工作中,他看到了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艰难探索,也深受家族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启发。赵飓意识到,数字经济正在重塑每一个行业,于是决定投身创业,迈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
创业之初,赵飓选择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道,但很快发现中小民营企业因成本和收益问题对数字化转型顾虑重重。面对困境,他并未气馁,而是重新调整方向。2022年,赵飓回丹创办了江苏宜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聚焦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
零售个体商户数量庞大且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智慧零售赛道主打简单、标准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于是,江苏宜航的“航富通”智慧门店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从2023年1月至今,公司已服务1000多家个体用户和多家集团化用户,如圣布凡家纺的480家门店。目前,该系统主要服务于文创、眼镜、服装等行业,并计划拓展到餐饮、商超等更多领域,让数字化红利惠及更多商户。
多方相助:
搭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在创业过程中,侨联等相关部门为归国创业者积极搭建平台,推荐其参加各级的前沿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分享培训、学习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创业挑战。这些活动不仅让赵飓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还与其他创业者分享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探索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此外,赵飓还加入了丹阳新生代企业家“师承计划”,成为肯帝亚师承计划团队的一员。在那里,他获得了宝贵的指导和资源。导师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他分析市场前景,建议他聚焦细分领域,专注服务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帮他明确了创业方向。“师承计划”还为他带来了先进管理方法和人脉资源。他结识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企业家,获得了更多合作机会,助力公司业务拓展,让赵飓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稳步前行。
青年担当:
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赵飓深知青年肩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创业路上虽有挑战,但侨联组织和“师承计划”为他提供了强大支持。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帮助更多小商户、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不论是我还是其他归国创业者,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都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赵飓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