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正在选购新鲜蔬菜。 记者 姜康 摄
本报讯 (记者 姜康)昨天清晨6点,载着黄瓜的货车到达农商大市场的蔬菜交易区,档口凌老板介绍说:“黄瓜批发价每斤1.2元,比上月同期的2.4元降了整整50%。”记者了解到,当前多产地蔬菜集中应市,蔬菜整体价格持续下行。
近期全国大部分产区天气晴好,各地时令蔬菜纷纷上市。云南新土豆、福建蚕豆、山东黄瓜、福建莴笋等批量进入农商大市场,我市及周边地产蔬菜也呈逐日扩量状态,市场内蔬菜品种丰富,货源充足,蔬菜价格整体下行。市民姚女士买了一大包菜薹,她说:“只要7毛钱一斤,买回去给邻居们分分,随便吃。”来自城区一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主殷先生采购了满满一车蔬菜,有土豆、苋菜、菜薹、番茄等多个品种,“这两天番茄的批发价跌到1.2元一斤,只有年前的一半”。
近期大部分蔬菜价格回落。据农商大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3月初开始,花菜、芹菜、莴笋、韭菜、包菜等的批发价,月环比跌幅超20%。惊蛰后,蚕豆、苋菜上市量稳步增加,价格环比降了约20%。地产菜如菜薹、茼蒿、美芹、香菜等,价格多呈下跌趋势。
在城南农贸市场,记者咨询了蔬菜摊主郭先生,他指着新鲜的春笋说:“半个月前冬笋是15元一斤,现在跌至5元一斤,春笋则降得更多。”
在采访中,不少商户表示,这几天气温有所上升,蔬菜损耗加大,为了加速走货,就算亏本也要快点卖掉。郭先生边整理蔬菜摊位边告诉记者,今年春菜价格相比往年便宜了很多,因为现在正大量上市,进价便宜,自己出售时就会卖得便宜些。也有摊主分析:“今年天气好,菜的长势都很不错,产量上来了,价格自然就下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