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的“一堂课”

核心提示: “小时候,我们听着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大,后来,面对战火硝烟的战场,我们跟着旗帜冲锋,消灭一个个敌人……”10日下午,市人武部大院内,格外热闹。

本报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杨建军

“小时候,我们听着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大,后来,面对战火硝烟的战场,我们跟着旗帜冲锋,消灭一个个敌人……”10日下午,市人武部大院内,格外热闹。今年78岁的退役老兵、一等功臣束永新来到这里,为我市今年上半年入伍新兵们上入营“第一课”,点亮他们的军旅航程。

“1968年2月,我参军入伍,1989年7月退伍,在部队待了20多年。1984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云南老山地区作战期间,我带队和敌人斗智斗勇,在侦查摸清地形与敌方情况后,带兵夺下两个山头……”已经满头银发的束永新谈起那段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岁月依旧心潮澎湃。

耄耋之年的他身板依旧十分挺拔,如同站军姿般地站着为新兵们讲述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据悉,束永新在担任副营长期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被评为“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989年,他转业回丹,先后在工业、税务、环保等系统等单位工作,2008年退休。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再次踏上“新征程”,将关注点锁定在“关心下一代”上,又走上了红色宣讲之路,先后到驻军部队、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以亲身经历讲述革命故事120余场次。

分享中,束老身着军装胸挂勋章,英雄风采依旧。当看到现场一张张刚毅而年轻的面孔时,他显得有些激动,思绪仿佛一下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在战火纷飞时期与战友浴血奋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事迹以及在战火中坚守阵地的决心。他用真实的经历、鲜活事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入伍新兵,话语中充满了对那段历史的缅怀和对战友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一代士兵的期望和祝福。

“我们的队伍是一个大熔炉,我们的同志在这里百炼成钢,过去、现在和未来我都只是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兵,如果人民群众有危险,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相信你们也会这样的。”束老的话语引起全场热烈掌声。

束老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责任的担当。通过这样的教育,新兵们不仅学习了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和荣耀。

“我们也想成为他这样的人,他是我们的偶像。”来自云阳街道的新兵代表丁杰说出这句话时语音略微颤抖,掩盖不住兴奋之情。

“听完老英雄的战斗事迹,我感到心情澎湃,深感今日和平来之不易。到部队后一定要以老英雄为榜样,传承好红色基因,建功军营,报效祖国。”新兵曾浩宇说。

“把功臣请出来,让新兵荣耀起来,真正让军人职业得到尊崇,让功臣荣耀得到彰显,让军属感受荣光。”市人武部领导介绍说,丹阳是江浙地区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也是镇江地区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红色是这片土地的底色,近几年该人武部不断探索创新役前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丹阳红色资源,开展役前教育第一课,帮助入伍新兵们提高对军人职业、国防事业的认识,以此鼓舞他们端正入伍动机、坚定从军信念,在思想上穿好“军装”,系好军旅生涯的第一枚“扣子”,让他们不忘家乡红色革命历史,不忘人民军队出发时初心,扎根军营,建功立业,让红色革命精神植根于新兵思想血脉。他认为,身边的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家乡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今年组织入伍新兵聆听一等功臣的从军故事,就是引导丹阳新兵积极向先进典型看齐,让传承之火照亮他们的军旅之路,把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实践,把满腔热血挥洒在火热军营,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大院,这场心灵的洗礼缓缓落下帷幕,但那份由老兵传递给新兵的使命与担当,却如同不灭的火种,在新一代战士的心中熊熊燃烧……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