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核心提示: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接受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采访,并走进江苏广电总台演播室,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谈了自己的感想。

朱小坤接受《焦点访谈》栏目采访,并走进江苏广电总台演播室

本报讯 (记者 茅猛科 通讯员 白世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接受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采访,并走进江苏广电总台演播室,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谈了自己的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方向。朱小坤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特别节目“跟着总书记上两会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采访时表示,总书记的这段讲话传递了重要的政策导向,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意味着政策将更加开放、公平,有助于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可以避免同质化的低效竞争。

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报道“两会e事厅”全媒体访谈中,朱小坤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助力江苏制造业向高端迈进,为制造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朱小坤说,作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代表,经营天工国际的44年里,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创新,“无创新不发展,天工就是用工匠精神,一直坚守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路上。”同时,科技创新不能停留在实验室,只有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让创新成为生产力。为此,天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去年还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让科研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加速了高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总书记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大科研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决心。”朱小坤说,近年来,天工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与产品应用下游客户、科研院所建立基于项目的研、产、用全方位联动合作,协同发展。同时,连续18年在企业内部开展全员创新活动,鼓励个人和团队创新,推动新技术快速应用到生产线,将创新这篇文章做实,做出成果。

朱小坤表示,天工将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径,布局新能源汽车、AI机器人领域,研发满足新科技的应用产品,助力江苏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同时,与全国的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开展更加深层次的合作,联手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将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