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下人们外出的穿着也厚薄不一。记者 帅莹 贺丽华 摄
本报讯 (记者 帅莹 贺丽华)“上周日刚脱掉外套,这两天又被冻得瑟瑟发抖。”近几日,气温波动明显,引得不少市民吐槽,好不容易感受到一丝春日的暖意,转天竟就被大幅度下降的气温“浇了盆冷水”。为何天气反复变化,“翻脸”比翻书还快?何时气温才能真正回暖?对此,记者咨询了市气象局。
“目前我市还处在冬春季转换阶段,此时冷气团和暖气团此消彼长,最为活跃。”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周备介绍,当冷气团势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挥师南下的时候,气温就会大幅度下降,但是当它势力衰弱而暖气团开始加强的时候,气温又会大幅度上升,因此市民就会有忽冷忽热的感觉,这属于正常现象。
昨日,已正式进入雨水节气,一些市民认为,立春过后即是春天,因而此时节不断遭遇冷空气是“倒春寒”的开始。对此,周备表示,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是指在气温回暖之后的春天,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气温突然下降且幅度较大的现象,通常会出现在3、4月份。 “一般情况下,当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标志着春天正式来临,而目前我市并未入春。”周备告诉记者,根据近3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我市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19日,“预计今年也会在三月中下旬正式进入春天,不同于当前的短暂性升温,届时市民能明显感觉到天气持续性回暖。”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从当前一直到3月中旬,天气依旧以寒凉为主。在本月24日前后,还将会有一次降温过程,但冷空气势力不强,最低气温将在0℃左右。
气温起伏多变,容易引发流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周备提醒,市民在外出时需注意保暖,并根据天气变化适量增减衣物,每天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环境,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