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在黄连山的梦想

核心提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5年第一天,被誉为“全国美丽乡村”的丹阳市开发区黄连山齐梁文化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的消息似一股股春风,吹遍了丹阳城乡内外。

481bafba204a5365699542caa280cc14

黄连山 吕虎 摄

■ 陆国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5年第一天,被誉为“全国美丽乡村”的丹阳市开发区黄连山齐梁文化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的消息似一股股春风,吹遍了丹阳城乡内外,这是因为丹阳继延陵季子庙、丹阳访仙七峰湖风景区、丹阳香海琴枫等旅游景点之后又打造出了丹阳境内招牌最响、规模最大、风景最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山区景点,谱写了丹阳在新时代旅游文化建设上的新篇章!

这一天,公园内外锣鼓喧天,凯歌阵阵,洋溢着山沟里从未有过的节日气氛!

这一天,公园门口人头攒动,门庭若市,超两万人的观光人群让这山沟散发出从未有过的茂旺人气!

这一天,黄连山脉鸟语花香,拾级而上的游人熙熙攘攘,比肩继踵。

这一天,黄连山景区一幕幕动人的场面在抖音上爆频,一举成为“网红打卡点”,仿佛是一块强大的磁场召唤着更多的游人将此景点作为新一年度观光度假的首选!

笔者虽是古稀之人,在抖音上欣赏了黄连山的美景后,也同样为之震撼!为之好奇!便选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周末自驾游览了这一既很熟悉又很神秘的景区,说是游览、欣赏、探求,不如说是凑一下热闹,按捺一下激动的心,在村党委书记丁志峰的陪同和导游下,我们边走边看,边赏边聊,开始了黄连山之行……

说起黄连山,丹阳人几乎都略知一二。旧社会的黄连山,真的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穷山沟,论交通,没有一条像样的主路,北去埤城、后巷,南去高桥、访仙赶集办事,全靠两条腿,而且都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虽直线距离很近,几袋烟工夫就能抵达,但因山路高高低低,且要绕来绕去,中途还得歇歇脚,喘口气,来回怎么也得半天时间;论温饱,更是让人寒酸,山区耕地少得可怜,大米面粉平时看得比黄金还贵,即使有良田,也是人工梯田,一小块一小块都得靠翻水种植,只能靠天吃饭,常年累月也只能靠野菜,红薯、甚至是山上的野果充饥,每到三春二月,几乎家家断粮,得虚肿病的人数不胜数,许多家庭只能拖儿带女外出流浪乞讨,老农民都是骨瘦如柴,多数寿命只能维持在四五十岁,能活过六十就算喜寿了;论物质条件就更差了,茅草房,石头房,泥土房遍地都是,每逢黄梅雨季节,房屋倒塌的不计其数,难免被称为“光棍山沟”“乞丐村落”,有一首民谣是黄连山的真实写照:即黄连山的苦不说谎,家家户户住危房;野菜充饥薯当粮,三春二月饿断肠;拖儿带女去逃荒,好女不嫁黄连郎。正是:人间都说黄连苦,黄连人的苦比黄连还要苦三分!可谓:苦不堪言,不忍泪述!

梦想是什么?黄连人给出的答案是:梦想是黄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黄连人心灵的灯塔,更是黄连人那份最真挚、最热烈的期待!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而又充满希望的梦想,才使黄连人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力和动力,在如火如荼的奔小康征程上不断前进,超越自我!

黄连山的变迁,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昔日的穷山沟变成如今的金凤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注重改变基础设施,方便人民群众。特别是通过农业学大寨运动,对山林、耕地、水利、道路、民居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在那个披星戴月、战天斗地的日子里,黄连人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办起了学校,新筑了沙石路,建起了翻水站等等,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盼富求富的欲望已在老百姓心中开始萌发;其次是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黄连山的石头、石子、石粉,石灰、水泥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曾经的采石业,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不少企业也着实赚得盆丰钵满,许多宕口老板也是日进斗金,腰缠万贯,却也给这片土地留下累累伤痕。当时有人曾这样作过描述:这里的人上班打石头,喝酒议石头,晚上梦石头,开支靠石头。进入开采区,仿佛进入战区,到处是机声隆隆,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河流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然而,黄连人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他们痛定思痛,坚持科学发展观,继而在“美丽富饶、绿水青山”的感召下坚定而又果断地停止了采石业,把产业转型作为当务之急,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如今的黄连山峦重新披上了绿装,清澈的溪流在山间蜿蜒流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再次是注重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通过产业转型,黄连山的苗木花卉业、养殖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江苏森林集团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成功落地、江苏肯帝亚木业有限公司的木洋房展示项目顺利入驻、江苏绿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嗨皮小猪养殖及生猪保供项目成功实现等等,使村级经济有了质的飞跃,总量在丹阳开发区遥遥领先,一个个黄连之梦已经或正在实现,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丽山村让世人惊叹!也让世人仰慕!

一滴汗水,一份回报;一份辛苦,一份收获。黄连之福,体现在村民生活的改善上,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通讯网络、私驾车、公交站台等一应俱全,村里的柏油马路宽敞平坦,路灯明亮,生活条件与城市无异。村上所建的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校外辅导站(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现国务院总理李强曾来此视察,并给予了很高评价)、健身设施等,让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每到夜幕降临,这里五光十色,歌舞欢腾,锣鼓声,欢笑声汇聚在一起,回荡在黄连山脉。黄连山不仅有美好的自然资源,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齐梁文化是黄连山的一张名片,这次开放的齐梁文化森林公园,每一处建筑,每一处景观,无不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观光,特别是通过现代文化元素的加入,公园已打造成了“网红打卡点”和“文创集市”,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青春的活力;黄连之福,更体现在黄连人的脸上和心里,他们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村里人逐渐选择在家乡创业,开民宿,办农家乐,做电商,从事第三产业等等。如今的黄连山,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无论是春天的百花盛开,还是夏天的绿树成荫;无论是秋天的层林尽染,还是冬天的银装素裹,黄连山的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这一切是黄连人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奋斗的结果。黄连山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乡村的巨变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一句空话,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红红火火的日子就一定会实现!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