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笑)近日,流感及其并发症话题引发热议,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单。为何流感会致死?得了流感什么症状提示可能形成肺炎?市民能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为此,记者走进市第三人民医院采访了相关医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5周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在检测出的3236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里,99.6%都是甲流。
“每年冬春两季,都是流感病毒的高发期。”市三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徐新梅介绍,今年由于寒潮来得晚,我市的流感高峰期在1月份才到来,“整个一月仅我们呼吸内科每天就诊数量有20人左右,其中因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占了三成,还有挂急诊和普内科的患者未统计在内。”
徐新梅表示,流感病毒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这些并发症会对人体的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危及生命。
流感病毒引发的感冒与普通感冒治疗方法不同,甄别是否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感冒至关重要。“相较于普通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病症发病迅速,病人的体温通常较高,一般都在39℃以上,同时伴有全身酸痛、咽部干痛等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少数病人还会出现腹泻、腹胀等消化方面的症状。”徐新梅表示,市民要提高对自身情况的重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尽快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
徐新梅提醒,流感病毒更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市民外出时应尽量佩戴口罩,做好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病毒的概率。“房间要保持通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注射流感疫苗预防。”徐新梅建议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要重视流感的预防工作,提前做好防护措施,若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