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剩宴”吃得上吐下泻

核心提示: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喜庆的日子,各家的冰箱也进入了“超负荷”模式。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每户家庭平均能产生近2公斤的剩菜剩饭,“做一顿吃三天”是常有的事。正因此,春节假期也成为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时期。

医生:反复加热会致有害物质增加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通讯员 王凝)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喜庆的日子,各家的冰箱也进入了“超负荷”模式。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每户家庭平均能产生近2公斤的剩菜剩饭,“做一顿吃三天”是常有的事。正因此,春节假期也成为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时期。

市民吴女士除夕夜与家人在饭店欢聚后,将剩菜打包放进了冰箱。随后几天都在走亲访友。5日,终于走完亲戚,想起冰箱里还有剩菜,就拿出来放微波炉里加热后凑合了一顿晚饭。可当日夜间,吴女士忽然肚子疼痛难忍还伴有腹泻的症状,只好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主治医师张浩诊断后表示,吴女士是因胃肠道负担过重,加之食用保存不当的食品,引发了急性胃肠炎。目前,经过医生治疗,吴女士病情已有所缓解。

“急性胃肠炎多由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引发,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腹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腹泻则可能伴有黏液或脓血。”张浩告诉记者,市民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适量补充水分,必要时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张浩表示,对于剩余食物,市民要妥善保存并注意保存时间,避免因不当储存和反复加热后食用而影响健康。因为食物在储存过程中,细菌污染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即使经过充分加热,也难以完全杀灭所有细菌。而细菌污染可能引发急性胃肠道炎症等疾病,需要高度警惕。此外,反复加热食物,不仅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会导致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增加。

“除了急性胃肠炎会有腹部剧痛症状外,急性胰腺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也是春节期间高发病。”张浩提醒市民,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绿色蔬菜和水果最好在当天食用完毕,避免隔夜。如果无法食用完,建议丢弃,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对于肉类和主食,虽然可以在冷藏后放入冰箱保存,但建议在食用前一定要热透。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自家制作的食物,没有明确的保质期标识,也应尽量在当天或第二天食用完毕。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