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莓香致富路—— 大棚里迎来甜蜜新春

核心提示: 农历蛇年新春,乡村大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喜庆的气息。位于丹北镇大江果园家庭农场的草莓基地成了欢乐与甜蜜的汇聚地,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其中不乏刚从附近黄连山景区登山步道下来的游客,他们在山林间挥洒汗水后,又在草莓园里寻觅着舌尖上的甜蜜。

b1475161880464d84fb59a280c785ca1

图为牟文港在大棚内展示他利用绿色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记者 须俊 也平 摄

本报记者 蒋须俊 萧也平

农历蛇年新春,乡村大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喜庆的气息。位于丹北镇大江果园家庭农场的草莓基地成了欢乐与甜蜜的汇聚地,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其中不乏刚从附近黄连山景区登山步道下来的游客,他们在山林间挥洒汗水后,又在草莓园里寻觅着舌尖上的甜蜜。

农场负责人牟文港是一位年仅28岁的“新农人”。自2025年元旦草莓采摘上市以来,农场每天的采摘量稳定在三四百斤,一颗颗饱满的草莓,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牟文港辛勤耕耘的成果。

2017年,彼时的牟文港还是镇江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但心中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和对农业发展的憧憬,让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帮助父亲打理家庭农场。那时的大江果园家庭农场,已有千亩粮食种植基地,而牟文港决心在此基础上,开辟出一片特色果品种植的新天地。他带领团队建起了30多亩以葡萄和大棚草莓为特色的果品种植基地,开启了他的新农人之路。

在创业过程中,牟文港深知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他边干边学,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奥秘。从智能农机的操作驾驭,到各类农业技术的钻研,他都亲力亲为,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一名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走进草莓大棚,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嗡嗡的蜜蜂在翠绿的草莓丛中忙碌穿梭,为这片生机勃勃的园子增添了几分灵动。一畦畦草莓绿意盎然,鲜嫩的、红彤彤的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宛如一颗颗红宝石,俏皮地探出头来,向游客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是我们从事草莓种植的第4个年头,品种主要有红颜、红玉两种。”牟文港介绍道,“这两个品种口味好、个头大,我们采用了发酵的鸡粪和菜饼作为有机肥,全程不施用化肥,就是为了保证草莓最纯正的口感和品质。”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大江果园家庭农场的草莓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丹阳本地的顾客纷纷前来,更吸引了常州、句容、溧阳等地的客人慕名而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草莓”。

“从最初的一两亩大棚草莓起步,到如今的5亩多大棚草莓,大江果园家庭农场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面积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绿色化栽培,农场的草莓成功拿到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这无疑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认可。”丹北镇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这里的草莓年均种植效益可达万元左右,成为农场增收的重要支柱。

新春佳节期间,大江果园家庭农场的草莓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游客们手提小篮,穿梭在草莓丛中,精心挑选着心仪的果实,享受着亲子时光,感受着田园生活的美好。而牟文港则在一旁忙碌着,为游客们介绍着草莓的品种特色和采摘技巧,他的脸上满是幸福与满足。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