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芹芽菜 种出好“钱”景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从珥陵镇云龙家庭农场了解到,该农场引进的新品种蔬菜芹芽经过不断种植,实现了稳产,为农场带来了较高的种植效益。

4fd2190c1422360f9c2454a2ea9927d7

图为工人们在采收芹芽。记者 邹亚俊 摄

本报讯 (记者 邹亚俊)近日,记者从珥陵镇云龙家庭农场了解到,该农场引进的新品种蔬菜芹芽经过不断种植,实现了稳产,为农场带来了较高的种植效益。

走进云龙家庭农场20亩的芹芽种植基地,翠绿的芹芽如同翡翠般点缀在沃土里,鲜嫩欲滴。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采收、分拣、清洗,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在这里展开。

农场主韦云龙手握一把晶莹剔透、形似玉簪的芹芽,满脸笑容地向记者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他说:“经过几年的摸索,芹芽菜种植已经成功,增收又多了一个重要途径。”

已经60多岁的韦云龙,开展粮食规模化经营已有十多年,是珥陵镇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近年来,他不仅种植了1000亩左右的稻麦,还利用闲置土地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每年种植数十亩的水芹、旱芹、茭白、大白菜等,实现了新产业年亩效益超1万元。芹芽是他在安徽合肥考察时发现的新蔬菜品种,考虑到丹阳本地没有人种植,他便大胆引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芹芽特别怕冷,一定要保证种植温度。”为了能让芹芽安全过冬,韦云龙采用稻草农膜轻型压盖种植法,在每条种植地垄上插满弯成弓状的竹片,上面覆盖一层黑膜,形成一个个低矮的帐篷,再在上面铺设适当的稻草。“这些用竹片支起来的地膜既能给芹芽生长留足空间,也能保证它生长的温度。”

韦云龙告诉记者,芹芽其实是由水芹改良而成的,主要产地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稻草、农膜等材料,不再依赖于水池,因此种植芹芽的劳动力要求比水芹要少一半以上。“水芹在收割上来以后,需要多名工人进行精细的分拣以及打捆,而芹芽则不需要,即收即装筐,分拣难度也比水芹低很多。”他说,“不仅如此,在水芹的生长过程中,每亩需要施用500多斤的进口肥料,而每亩芹芽只需20斤左右的尿素和50斤左右的进口肥料,这一进一出节约了不少成本。”

韦云龙介绍,目前,他的芹芽主要是被常州、无锡等周边的市场客户预定销售。“今年芹芽平均亩产在2000斤左右,每斤可以卖到十多元,效益十分显著。”对于芹芽的市场前景,韦云龙十分乐观,他坚信,芹芽的口感清脆爽口,炒菜、涮火锅、凉拌都可以,本地绝大多数人没吃过这种蔬菜,但是一旦尝过很快就能接受,“等我们丹阳本地市场有了固定客户和消费群体,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