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用预制菜,你能接受吗?

核心提示: 近来,记者在Bilibili、小红书等平台看到,不少网友选择购买预制的“年菜”当做年夜饭。记者打开本地的淘鲜达界面,搜索“年菜”字样后看到不少本地商超都在一些预制菜的前面打上“【年菜】”标记。随后,记者来到线下走访,查看我市预制“年菜”的销售情况。

7a7e3f7768dbfe4637e2230caba40307

图为市民在选购预制菜。 记者 韩笑 摄

本报讯 (记者 韩笑)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得张罗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近来,记者在Bilibili、小红书等平台看到,不少网友选择购买预制的“年菜”当做年夜饭。记者打开本地的淘鲜达界面,搜索“年菜”字样后看到不少本地商超都在一些预制菜的前面打上“【年菜】”标记。随后,记者来到线下走访,查看我市预制“年菜”的销售情况。

在我市大润发超市金陵西路店,记者走进冷藏冷冻品区,看到两个专为预制“年菜”设置的柜台,在熟食专区也有一些预制熟食、主食进行售卖,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在菜品上,从凉菜凉拌海蜇头到热菜梅菜扣肉,从主食八宝饭到肉食香辣羊蝎子,除了时蔬类菜品,预制“年菜”几乎可以“包揽”年夜饭餐桌。

“我们门店从两年前就开始售卖、推广预制‘年菜’了,今年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年前三天到年后几天是预制‘年菜’的销售旺季。”大润发超市金陵西路店一王姓客服经理告诉记者,购买预制“年菜”的顾客主要是年轻人群体,今年到目前为止,门店的预制“年菜”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已经增长了20%。

“家宴一桌菜,30分钟轻松搞定。”这句超市标语道出了预制“年菜”的最大优势就是方便省时。随着90后、00后成为年夜饭的掌勺人,预制“年菜”精致且节约时间,直戳这类人群的痛点。“选择预制菜,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大家都不要那么累。”一位市民表示,之前每年父母做年夜饭都要提前好几天准备,做满满一桌子菜,不仅非常劳累,而且过多的菜一次吃不完,导致整个正月全家都在吃剩菜。“预制菜一盒一盒的很规整,选购的时候根据需要的量购买,吃的时候加热一下就可以了。”该市民表示,选择预制“年菜”后,自己和家人在过年期间应该能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记者在走访时看到,预制“年菜”的花样繁多,全国各地的美食都有所囊括,食客不会制作也能尽享大餐。除了样式不同,很多“老字号”也推出了特色菜肴的预制“年菜”,像同庆楼的臭鳜鱼、广州酒家的佛跳墙、沈大成的桂花蜜汁糯米藕,都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让迷恋老字号口味的食客在家就能集合一桌“大酒店级”年夜饭。

预制“年菜”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很明显。在超市显眼处显示,“润发工坊”推出的年夜饭预制套餐价格在338~888元不等,且内含的菜品都是所谓高价“硬菜”,同等规格的饭店的年夜饭则需要数千元。而在淘鲜达平台上显示,丹阳本地大多数年菜单品的售价都在100元以内,超过100元的仅有几道,性价比很高。

“其实选预制‘年菜’也是无奈之举。”在采访中有一位市民表示,即使自己订到了饭店的年夜饭,也会有一定的概率吃到预制菜,与其让商家转手赚到更多钱,不如直接自己买,减少花费。确实,当下很多饭店都会选用预制菜进行餐品制作,节约时间的同时降本增效。根据人民网研究院、华鑫证券、艾媒咨询、NCBD(餐宝典)等多家机构出具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可以看出,预售菜的B端市场整体占比高达70%~80%,预制菜大多都流向了饭店和餐厅的后厨。

那预制菜真坐上年夜饭桌的“C位”了吗?在观潮新消费发布的《中国春节消费偏好调研问卷》报告中提到,在“年夜饭”这一特殊场景中,调查对象完全接受的仅有26.3%,而打算购买年夜饭半成品加工的比例仅为1.3%,较2018年降低了0.1%,显然还没成功“上桌”。

而这接受度难以打开的背后,“科技与狠活”显然是头等因素。尽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明确了预制菜是不添加防腐剂制成的预包装菜肴,但是其动辄冷藏条件下还能保存2个月甚至8个月的保质期,让食客对其中“科技与狠活”的含量望而生畏。

“我很在意菜有没有‘锅气’,预制菜完全给不了这种口感。”市民丁女士表示自己难以接受预制“年菜”,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喜欢新鲜现做的菜,尤其在年夜饭这种犒劳自己一年辛勤的场合,想给自己最好的奖励。根据《2024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显示,有84%的消费者偏爱有锅气的菜品。随着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饮食的期待无非是品尝到新鲜美味、营养健康的食物,而不是由冰冷工厂加工出相同的半成品,再在家中加热出口味一致、口感不佳的“大众快餐”,方便快捷却缺乏烟火气、人情味。

除此之外,预制“年菜”的制作和销售渠道也可能影响其食品安全质量与口感。除了商超和一些连锁品牌出产的,预制“年菜”的厂家也有一些线下小饭店、熟食店,这些店铺在制作和运输时无法保证标准化制作、保存和运输,其产品的品质和体验可能不佳。因此,业内人士表示,在选购预制“年菜”时,除了自己确定靠谱的商家,尽量选择大品牌、“老字号”、大型商超进行购买,标准化生产产品能较好地保证食品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生产标准化和技术飞速发展,预制“年菜”在方便性和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但是,未来预制“年菜”要想真正坐上年夜饭的主桌乃至“C位”,除了在技术与监管层面的不断完善,满足消费者安全、便捷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与情感价值,这可能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准备年夜饭,饭桌上食物承载的人间烟火、团圆幸福,才是春节永恒的主题。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