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基本医疗保险有哪些区别?

核心提示: 近来,接连有市民来电咨询,称他们在决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上有些犹豫不决,不知二者具体有哪些区别?

参加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医保犹豫不决

这两种基本医疗保险有哪些区别?

本报讯 (记者 贺丽华 通讯员 花菲)近来,接连有市民来电咨询,称他们在决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上有些犹豫不决,不知二者具体有哪些区别?

对此,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种基本医疗保险首先在缴费方式上有所不同,职工医保按月缴费,城乡居民医保按年缴费。其次是缴费标准不同,职工医保约500元/月,城乡居民医保2025年度为450元/人。再次是缴费年限不同,职工医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20年~25年(军龄可视同,城乡居民医保保龄可折算),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医保则是终身缴费。

最后是基本待遇不同。职工医保有个人账户,门诊报销60%~90%,年度支付费用限额1万元。报销时,起付标准为在职人员800元、退休人员500元,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为90%,其他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为80%,二级及其他三级(丹阳人医、中医)的报销比例为在职75%、退休80%,三级医疗机构(镇江一院、江滨)的报销比例为在职60%、退休65%。住院方面,在职人员报销85%,退休人员报销90%,年度支付费用限额50万元。报销时,在职人员年内首次在三级(镇江一院、江滨)、二级及其他三级(丹阳人医、中医)、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就诊的,起付标准依次为1200元、800元、400元;年内第二次住院的起付标准为年内首次标准的50%;年内第三次起住院免起付标准。退休人员的起付标准为在职人员的50%。

至于城乡居民医保,并无个人账户,普通门诊仅基层医疗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儿科门诊可报50%,年度支付限额1000元;慢病门诊在慢病定点医疗机构可报50%,年度支付限额2500元~4500元。住院方面,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首次住院为500元,第二次及以上为250元,报销比例为75%;在二级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首次住院为1000元,第二次及以上为500元,发生1000元~10000元医疗费可报销55%,10000元~50000元医疗费可报销65%,50000元以上报销75%;在三级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与二级医疗机构相同,但报销比例不同,1000元~10000元医疗费可报销50%,10000元~50000元医疗费可报销60%,50000元以上报销70%。年度内门诊和住院基本医疗费用累计最高可报30万元。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