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农户:因苗补肥 促弱转壮

核心提示: 春节临近,小麦田管正忙。这几天,一些种粮大户正抓紧气温回升和天气预报未来有雨之际,利用农用无人机对小麦补施苗肥和平衡肥。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春节临近,小麦田管正忙。这几天,一些种粮大户正抓紧气温回升和天气预报未来有雨之际,利用农用无人机对小麦补施苗肥和平衡肥。市粮作站专家提醒农户,由于计小麦播种后长时间没有下过雨,田间墒情太差,我市大部分小麦苗苗肥未施得下去,越冬期间虽温度较高,但未能有效利用温光资源,长势不如常年,因此在过年过节之际,冬季田管仍不能放松,当前要加强分类指导,因田、因苗、因地制宜,看苗补肥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和春发稳长。

2024年秋种,我市小麦种植面积共有38万多亩,由于播期偏晚,田太干,麦苗整体叶龄偏小、茎蘖数偏少,田间苗情不平衡性较突出。对此,粮作站专家指出,对于适期播种、长势正常、群体茎蘖数足的一、二类苗田块,已施足基苗肥的不需施肥,未施苗肥的要补施。对茎蘖数不足、有落黄趋势、苗少苗小的田块,适当追施平衡肥促弱转壮促恢复,每亩用尿素5~7.5公斤;对于茎蘖数偏多的旺长苗,可立即镇压或化控,控旺促壮,以防春季群体恶化。

对于旺长油菜要严格控肥,以防强降温发生严重冻害。生长量偏小的三类苗油菜田,或者发生严重冻害但心叶尚未冻死的油菜田,可在日均温回升到3℃以上时,趁墒追施速效氮肥和钾肥。一般每亩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和氯化钾1~2公斤,或者5~10公斤45%三元复合肥,促进菜苗生长,尽可能提高生长量, 以免春后抽薹“一根葱”。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