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发力 提升攻坚动能
——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二)
本报评论员
在辞旧迎新之际,市委召开十四届九次全会,就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明确了路径,吹响了我市打赢“十四五”收官战的冲锋号。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全市上下需迅速统一思想和行动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以实施“四个年行动”为牵引,聚焦关键发力,提升攻坚动能,更加坚定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信心决心,全面汇聚起丹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多作贡献。实体经济始终是丹阳发展的根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在工业经济、主力军是民营企业。当前,我市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丹阳的发展需要全体丹阳人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应发扬主动精神,进一步激荡出丹阳人骨子里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的壮志豪情,重塑丹阳的发展荣光。要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于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加快健全“4+3+1”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链建设,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大健康、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的特色化和集群化发展。要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好全国创新型示范县和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的契机,积极推动创新发展,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稳步实施行动计划,以“四个年行动”为指导,围绕八个方面的任务展开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拼劲,在落实重大任务上多作贡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必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改革、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大招商力度,用好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驻点招商,吸引一批具有带动性和示范效应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丹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落实好党政领导常态化联系走访重点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进一步掀起项目攻坚突破新热潮。重点抓好“四项改革”,主动运用改革思维、改革手段、改革方法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着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
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闯劲,在科技产业创新上多作贡献。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强化科研投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壮大机制,用好七大新型研发机构,重点聚焦做大做强脑健康产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探索“概念验证+科创基金”研发成果产业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柔性引才机制,吸引一批优秀人才来丹阳创新创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为丹服务队伍。
历史落笔新一页,漫漫征途从头越。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关键在行动,关键靠实干。我们要争做行动派、实干家,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年行动”,聚焦关键发力点,不断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为实现丹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