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康
岁末将至,63岁的市民王国梁又将采购年货的计划提上日程。来自乌拉圭、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的进口牛肉是他采购清单里必不可少的一项。“牛肉的脂肪和胆固醇也比较低,适合中老年人。”王国梁说,拉美国家的牛肉在市面上多起来,是近几年的事情。
据了解,拉丁美洲是中国的主要牛肉进口市场之一,且进口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牛肉144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42%来自巴西、21%来自阿根廷、10%来自乌拉圭。丹阳与拉丁美洲,虽然隔着浩瀚的太平洋,但拉美食材摆上丹阳人的餐桌早已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巴西牛肉,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丹阳。
就在数天前,在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进口的巴西牛肉到达上海港码头后,满载优质牛肉的海运集装箱首次直接乘上冷链专车,一路畅行3个多小时后抵达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丹阳项目冷库。
别看现在巴西牛肉能够快速入丹,其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成本高、物流运输时间长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拉美牛肉进入我市市场。以巴西牛肉为例,过去,中国供销农产品公司全部采用江海联运,货物从巴西桑托斯港出发,需要在海上漂50多天;抵达上海、青岛的港口后,等待检疫清关一般需要十来天;然后再转运到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丹阳项目冷库。
“进口冷链冻货,时间每增加一天,成本就要高很多。”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丹阳项目负责人凌云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中国供销农产品公司积极对接海外优质农产品资源,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打通了从海外产地直抵终端消费市场的高效通道,减少了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和成本,使得优质的巴西牛肉以更加亲民的价格上了我市百姓餐桌。
“像这种巴西过来的高品质牛肉,在到达上海港口经过清关后,我们直接采用‘一箱到底’模式,中途不用换箱,中转的效率大大提高。”凌云告诉记者,这批巴西牛肉从到港到入冷库,只用了三个多小时,而以往这类进口的巴西牛肉需要运输到总部之后,进过分拣,才能转运到各个项目部。
“从总部到我们丹阳,其间还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现在免去这一过程之后,路程大大缩短,牛肉的成本降低,但是品质将会大大提升。”凌云说。
据了解,此次进口牛肉由港口直发批发市场的模式,是中国供销农产品公司供应链管理事业部与下属批发市场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共同探索业务转型的成功尝试。未来,中国供销农产品进口的牛肉将通过港口直发的模式持续稳定地供给丹阳市场,为市场商户、区域市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