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吴金生
“现在吃饭时舀汤,勺子再也不会滑落到汤盆里了,还是得感谢臧老师……”这几天,每到吃午饭时,在司徒镇光明路居委会为老服务助餐点用餐的老人总会发出这样的称赞。
老人们口中的臧老师是司徒中心小学退休教师臧关林。80多岁的他热心公益,是村民公认的好人,2014年还被评为首届“丹阳好人”。
去年,司徒镇光明路居委会办起了为老服务助餐点,臧关林和附近很多老人一样,成了这里的老顾客。昨日,记者在光明路居委会为老服务助餐点见到了正在用餐的臧关林。臧关林说:“我们吃饭政府有补贴,70岁以上老人8元一顿,80岁以上老人7元一顿,60岁以上低保供应特困中餐5元一顿,饭不限量。每天都是五菜一汤,还想着法子变换菜品。助餐点安装了空调,无论夏天还是冬天,老人都能舒舒服服地用餐。吃完饭还可以在助餐点看书、读报、聊天。老人在这个大家庭里吃饭很开心。”
几个月前,他注意到助餐点那把打汤的勺子,勺头小勺柄短,打一碗汤要舀四五下,放下时勺子还常会掉到汤盆中。这一幕,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今年元旦恰逢司徒庙会,他特意到庙会上买了一把合适的汤勺,勺头大勺柄长,舀汤快且再也不会掉汤盆里去了。
当天,提及汤勺一事,助餐点里用餐的老人们再次对臧关林竖起了大拇指。对于大家的夸奖,臧关林笑眯眯地说:“一把小汤勺,赞誉一箩筐。正应了那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