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王琳)当前已进入数九隆冬,蔬菜生产如何应对低温和寒潮天气影响,确保有效持续稳定供给?市园艺站技术人员提醒广大菜农掌握天气变化,及早做好低温寒潮天气应对防护措施,尽量减轻低温天气给蔬菜带来的损失。
昨日,记者在珥陵镇护国村东岸里自然村一片蔬菜基地上看到,菜农李师傅和妻子放弃元旦休息,正在田间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受2024年下半年一场超强台风侵袭,我家蔬菜基地的五亩多大棚全部倒塌了,这些大棚都是2024年10月重新搭建的。”正在棚外加固大棚的老李指着眼前的几个大棚说。当前,冬季蔬菜生长的田间管理已进入关键时期,要保障蔬菜安全越冬,就需要对蔬菜大棚加固设施,保温防寒。“通过加固棚体,压紧棚膜,能够提高设施抗风能力,同时保持棚膜干净,增加薄膜透明度,增加光照,提高大棚温度。”而在他的新建大棚内,绿油油的药芹长势喜人,棚内上方安装的一排喷管设施,能够精准进行肥水管理,做到节水灌溉。老李的妻子边采摘药芹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药芹的销售价格不错,每斤批发价能卖到2.5元左右。
在高新区天元村蔬菜基地,一些菜农正对栽有番茄苗的大棚等进行多层覆盖,保暖防冻。菜农赵传正说,冬季低温寒潮天气频袭,他每天在进行田间管理时,都会检查大棚薄膜,若发现老的棚膜被大风吹裂有破损时,会及时粘补,尽量减少缝隙散热而降低棚内温度。
就寒冬季蔬菜生产如何应对,市园艺技术人员提醒,温度是蔬菜生长的关键因素,在低温冻害来临前的傍晚,露地蔬菜表面要覆盖稻草或遮阳网、塑料薄膜、无纺布、农作物秸秆等进行御寒;大棚蔬菜保温要采取多层覆盖的方法,在大棚内加扣小拱棚,在薄膜上盖上无纺布、草帘等,这样覆双层棚膜、使用双帘覆盖可使大棚内温度大大提高。同时,广大菜农还需做好以下田管措施。
施肥培土,提高土温。要注重科学用肥,寒潮前切忌施用速效氮肥。利用晴天,适当施用有机肥、磷钾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和植物源生长调节剂等,有助于提高蔬菜抗逆性,补充作物营养,寒潮过后及时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同时,在封冻前结合中耕,把锄碎的泥土堆培于蔬菜根际处,既可疏松土壤,又可直接保护根系,中耕深度以7厘米~10厘米为宜。
灌水加温,提高棚温。寒流侵袭前1~2天,趁天气晴朗进行浇灌。冬灌水要浇足、浇透,田间水最好当天能渗完。有条件的可采取加温措施,如铺设地热线、使用大棚增温块等。
低温炼苗,提高抗性。当季大棚蔬菜要适当进行低温锻炼,在寒潮及雨雪天气之前1~2天适度进行植株低温锻炼管理,白天和夜晚温度较正常管理下降2℃左右,帮助蔬菜作物提前适应低温环境,可以减少气温骤降造成的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碍。
降渍除湿,防治病害。冬季常伴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棚内湿度较大,植株抵抗力弱,极易引起病害加重。本地大棚越冬蔬菜瓜果尤其要注意茄果类疫病、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病害首要的是清沟理墒,降低田间地下水位,防止渍害和棚内湿度过大。其次是抓住晴好天气,选用对口药剂预防,10~15天一次,尽量使用烟熏剂,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三是及时清除棚内病株、病枝、病叶、病花、病果,防止传染。四是结合病害防治,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爱多收等叶面肥,提高植株抗性。五是晴天大棚蔬菜要反复放风炼苗,选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既排除棚内有害气体危害,降低棚室湿度,也能让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