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自治当“管家”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核心提示: 2024年,在万善园社区的指导下,福康苑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了5位口碑好、能力强、公心足的业委会成员。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解决好居民的一件件烦心事,让老小区焕发出了新活力。

本报讯 (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周雯雯)没有物业、环境脏乱、外来车辆随意进出、内部交通拥堵等问题,一度困扰着云阳街道福康苑小区的居民。2024年,在万善园社区的指导下,福康苑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了5位口碑好、能力强、公心足的业委会成员。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解决好居民的一件件烦心事,让老小区焕发出了新活力。

近日,福康苑小区居民朱阿姨买完菜走到小区南门,拿出卡片往铁门上轻轻一靠,大门顺利开启。“现在小区装上大门,还有门禁系统,进出都要刷卡。”朱阿姨说,“别看只是小小一道门,但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安全感。”地处丹金路与万善路交界处的福康苑小区建于2001年,共有5栋多层住宅,现居住99户居民。万善园社区党委书记张翔介绍,福康苑小区有南北两个出入口,但之前没有安装大门,也没有门禁,小区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治安隐患突出。加上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出,经常造成居民停车位被占用或者小区内部拥堵的情况,居民反响很大。“南北两个出入口两侧均是商铺,其中有好几家餐饮店。每天到店里吃早饭的顾客径直把车停进小区里,造成早起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学的居民车子被堵在小区出不来,矛盾、摩擦时有发生。”张翔说,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改善小区整体面貌,万善园社区积极推动福康苑小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成立工作,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实现业主“自治”管理。

自2024年7月份福康苑小区业委会成立后,变化正悄然发生:小区南北两个出入口都装上了门。南门供居民和非机动车通行,大门一侧安装了门禁系统,居民需刷卡进入;另一侧装上了围栏和告示牌,提醒来往市民此处为消防通道禁止停车;门内两侧原先无序停放、占用消防通道的电动车也进行了清理。北门是机动车通行口,安装了道闸和智能停车系统,非本小区居民汽车不得随意驶入。北门处还设置了门卫室,由专人24小时值班。此外,小区内新增了13处监控摄像头,覆盖南北两个大门和小区主要通道、楼栋等,摄像头与门卫室的大屏连接,便于门卫实时掌握小区动态……“大门、门卫室均于前不久投入使用,虽说时间还不长,但是小区内部的交通顺畅了,停车有序了,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张翔说,这背后小区业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城管环卫部门退休的张锦云是福康苑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她在这儿居住了20多年,群众基础好、善于调解矛盾。上任小区“当家人”后,她试着把以往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经验用到小区治理上来。“我们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居民、门面房业主,真诚地表明业委会的工作设想,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绝大多数居民都希望改变现状,把小区环境打造得更好,但有的商户却担心有了门禁后会影响生意。”张锦云说,万善园社区“两委”大力支持业委会的工作,和业委会成员一起,一次次上门与门面房业主、商铺经营户、开发商等沟通,阐明小区环境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原先心存顾虑的门面房业主不仅转变了思想,还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小区改造。因此这次安装大门、请门卫、装监控的费用大部分来自居民自掏腰包,还有一部分来自金福康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爱心商家的捐赠。

“业委会的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季度向业主公示,一笔笔列出钱用在哪里、用了多少。”张锦云坚持把筹集的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刃”上,“要花最少的钱办成事、办好事。”为了安装小区的大门和监控,她和业委会成员前后找了10多家商家,看材料、看效果、比质量、比价格,最终才敲定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随着一件件利民实事、好事接连办好落实,居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福康苑小区的面貌也一天天改善。“业委会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接下来我们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张锦云说,业委会已经对小区的车辆进行统计摸底,为下一步增设车位及车辆管理工作做准备;小区门面房较多,餐饮店铺的油污问题影响居民生活,要铺设油污分流管道;计划在垃圾箱处增设监控,防止餐饮店擅自倾倒厨余垃圾;西北角的卫生死角要彻底清理整治,建设电动车停车位、栽种绿化……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已排得满满当当,张锦云表示将尽心尽力为小区居民服务,和大家一起把小区管理好,一步一个脚印把福康苑小区建设成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