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面瘫高发,防寒保暖很重要

本报讯 (记者 韩笑)市民戎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仅在外面吹了风,第二天一觉醒来竟然面瘫了。“那是半个月前的一个雨夜,风比较大,我那天没戴口罩、帽子,回到家眼睛就开始流眼泪。”戎女士当时没放在心上,第二天发现嘴巴歪了后连忙就医,确诊为面瘫。为了治愈面瘫,戎女士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又至市中医院接受针灸治疗。

走进市中医院针灸科,包括戎女士在内的三位面瘫病患正在接受针灸治疗。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胡丹丽告诉记者,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自进入冬季以来,每天都会有五六位面瘫患者就诊。

据悉,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在临床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丧失为主要表现。“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二者在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面均存在差异。”胡丹丽表示,中枢性面瘫一般是由脑血管疾病引发,而当下就诊占比较高的是周围性面瘫,也就是面神经的炎症,其发病原因多为受凉、吹风或者是病毒的感染。因此,在冬季这个寒冷且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两种面瘫都易引发。

胡丹丽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现自己口角出现歪斜,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抱着可以自行恢复的想法,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当下的寒冷天气中,该如何预防面瘫呢?胡丹丽建议市民外出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戴上保暖的帽子、围巾和口罩,保护好头部和面部,避免寒风直接吹过面部。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