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肥原则
1.坚持有机无机结合,合理施用有机肥。设施菜地以植物源有机肥为主,或充分腐熟的粪肥(堆肥);露地蔬菜以动物源与植物源相结合的有机肥为主。对于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严重的土壤,推荐施用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或生物活性调理剂。
2.根据不同品种的营养特性和肥水需求规律,遵循“减氮、控磷、增钾、补微”“少量多次、分期调控”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施肥种类、施肥用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叶菜类蔬菜一般以氮、钾施用为主;根茎类蔬菜生育前期以氮、钾肥为主,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中后期要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投入;瓜、茄、果、豆类蔬菜,生育中后期要增施钾肥。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的菜地可不施用磷肥。
3.根据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和土壤含量,通过基施或叶面喷施等形式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
(二)施肥建议
1.基肥
蔬菜播种(幼苗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主要是有机肥和配方肥。有机肥施用量一般占作物全生育期总需肥量的30%~50%(以氮计),根据作物种类选择合理的施用方式,对于根茎类和种植密度大的叶菜类作物,可将有机肥均匀撒施耕翻入土;对于株距较宽、有机肥用量较少的,可以行间挖沟或在株间挖穴施用。常见蔬菜品种氮、磷用量参照《重点流域农田化肥用量定额》(DB/T4230-2022)确定,在长江沿岸等重要河流周边,以及设施种植周期长、周年化肥施用强度大的地块,应减少化肥使用。
2.追肥
蔬菜作物追肥应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目标产量等,分期调控、合理运筹,适时适量多次追肥,以满足蔬菜不同生育期的营养需求。鼓励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生育期的灌溉定额、补水次数、补水数量、施肥配方和施肥用量,以滴灌施肥为主。科学选择过滤器和施肥器,防止管道堵塞和肥料沉淀。提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含氨基酸(腐植酸)水溶性肥料等,减缓植株衰老、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三)其他建议
蔬菜作物大多对中微量元素比较敏感,要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营养条件等,适当补充钙、锌、硼、镁等中微量营养元素,注意避免过量施用引起毒害。
(市土肥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