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单元楼进出口处安装的挡车器被拆掉了一根。记者 姜康 摄
本报讯 (记者 姜康)近日,家住延陵镇滨河凤凰城的居民向记者反映,称该小区部分居民仍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充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2日傍晚,下班高峰期时,记者来到该小区进行走访,发现该小区人员密集,电动自行车较多,几乎每幢单元楼的门口都设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棚内则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停不下的车只好停放在单元楼门口的规定区域。
记者采访了一些居民,受访者均表示曾经看到过电动自行车上楼的现象。“基本半个月就能遇到一次。”住在该小区的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物业在每幢楼门口设置了挡车器,但起不到作用。
记者看到,每幢楼的门口都设置了类似于拱门一样的挡车器,防止电动车进入楼栋。“这个没啥用,你看,它可以被拆卸掉,拆了之后通过这个缝隙,小的电动车就能够进去。”陈女士说,由于楼栋门前停车较多,地下车库又小,所以很多居民通过缝隙将自己的电动车停放到了楼梯间。
随后,记者走访了多个楼层,发现存在楼道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堆放杂物等现象。其中,在一幢居民楼的通道深处,有人在墙上留下字迹,提醒居民不要在此停车,然而依然有人视而不见,将一辆电动自行车斜停在通道内。
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向该小区物业、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已加强隐患排查,正在整改当中。“目前我们已经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还不能解决,小区将采取“梯控”措施。据了解,“梯控”是指电梯监测系统,一旦监测到有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系统便会发出语音警报,并阻止关门。除了提升“技防”外,社区还将加大巡查力度,“不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是相对薄弱,消除火灾隐患不能光靠某个部门或某项措施,更多的还是需要居民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识和能力。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