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失能老人温暖的“家”

核心提示: 2024年冬至的前一天,阳光照着的地方暖洋洋的,一如延陵镇九里村残疾老人邓荣连的两间小屋。

 

7e9670964ca5a0aa97379c4de177f705

图为邻居们看望邓荣莲,并为他做午饭。 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王丹

2024年冬至的前一天,阳光照着的地方暖洋洋的,一如延陵镇九里村残疾老人邓荣连的两间小屋。上午十点多钟,两位老邻居正陪他聊天,邓荣连口齿不清地应和着,脸上挂着笑容。仔细听他们聊天的内容,原来是在谈论丹阳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帮扶邓荣连的事,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都为邓荣连多了一份生活依靠而感到高兴。

院内一角的地里长满绿油油的青菜,坐在轮椅上的邓荣连看上去身材瘦小,但眼里透着光亮。陪他聊天的是屋后的老邻居邓成兆和延陵镇九里村村委会副主任毛玉芬。邓成兆告诉记者,12月17日,了解到邓荣连的生活困境后,丹阳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还给邓荣连送来了一笔慰问金。这几天,邓荣连反复和他念叨这个事,自己能感受到他的高兴,也真心为他高兴。

今年66岁的邓荣连是延陵镇九里村蒋庄村人,孤身一人生活,以前靠打零工维持生计。2016年,邓荣连突发脑梗住院,虽经抢救脱离危险,却造成下肢瘫痪,需长年与轮椅相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毛玉芬介绍,为了让邓荣连有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村里及时为他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助。考虑到邓荣连的实际情况,大家建议他搬去敬老院生活,但老人执意要住在自己家里。一个失能老人如何独自生活?毛玉芬既疑虑又担心。

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毛玉芬担心的事就发生了,邓荣连摔倒在卫生间里。“怎么使劲也爬不上轮椅,那一刻,心里绝望极了,想着就这么走了吧,活着也是受罪。”谈起最初的艰难,邓荣连费力地讲述着,泪眼涟涟。后来,还是邓成兆过来看他时发现了情况,把他扶上床,又打扫干净卫生间。

“刚出院的那段日子,他状态特别不好,精神极度萎靡,我就经常过来陪他坐坐,开导他。”邓成兆说,村里现在多是老人,大家相识相伴几十年,不时有人来劝慰邓荣连。慢慢地,别人和他说话时他也应和了,有时聊到过去的趣事,他也有了笑脸。

在村里走访时,好几个村民都说,这些年,时常能听到从邓荣连的小院传出欢声笑语。

在努力帮邓荣连疏解心里郁结的同时,四邻还主动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邓成兆的老伴韦金美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邓成兆在陪邓荣连聊天或帮忙收拾屋子时,老伴也过来给邓荣连做饭烧菜。

“我们两家房前屋后住了几十年,实在不忍心看他一个人孤苦无依,有时候帮他做一顿饭菜,有时候自家多做一些端一盘过来给他,他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总要保证他一天三顿能吃上饭。”76岁的韦金美话语充满温暖。

后来,隔壁邻居张木金和李三美夫妇也知道了邓荣连的身体情况。张木金家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忙起来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吃,但他们还是经常过来帮邓荣连洗菜做饭。蒋庄村有100多户人家,8年多来,邓荣连自己也记不清吃过多少家的饭菜了,连村最北边的村民杨折和也不时过来帮忙。走进邓荣连的屋内,记者看到,陈设虽然简单,但干净整洁,厨房里锅碗瓢盆洗得干干净净。

问他生活过得怎么样时,邓荣连一字一字地告诉记者:“顿顿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出院以来,邓荣连每周要去镇卫生院换药、每月还要去一趟市人民医院检查。刚开始,邓荣连都是租车,因为他上下车不方便,渐渐地,很多司机给钱也不愿意接这个活。村里跑运输生意的卞锁德了解情况后,主动揽下了这个差事。后来,同样跑运输的村民谭锁法知道后,坚持要和卞锁德平摊这个责任,从此,两人轮流免费接送邓荣连去医院。

“他不容易,遇到困难,更需要有人愿意伸把手。”卞锁德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帮老邓垫付了一次医药费,他几次打电话给我说要还钱,但我垫付的时候就没想过再要回。”

据毛玉芬说,这些年来,邓荣连遇到急难事时总有邻居会伸出援手,比如厨房瓶装气换充,就常有人顺带给做了。

走出邓荣连的小院,沿着村道向西南方向几百米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季子像。斯人已逝,但世人推崇的美德一直留在这一方土地上。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