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骨折患者增多 或是骨质疏松所致

核心提示: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光照减少,不少老年人关节疼痛、腰背酸痛的症状加重,其实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在“作怪”。

本报讯 (记者 晓玲 王丹 通讯员 戴钰)随着冬季气温降低、光照减少,不少老年人关节疼痛、腰背酸痛的症状加重,其实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在“作怪”。尤其冬季穿着臃肿,行动不便,雨雪天气地面湿滑,老年人更容易跌倒。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一次跌倒很容易造成骨折。

家住练湖新城的魏女士今年75岁了,前段时间去超市买日常用品,刚刚直起身子,便听见咔嚓一声,直接瘫倒在地上,无法起身。来到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过一番检查,确认是因为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柱骨折。

那身体出现何种异常是骨骼在“报警”?哪些人群更易患上骨质疏松?如何更好预防?17日,记者来到获评“2024年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的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科进行了采访。

当天上午,今年71岁的窦女士正巧来该科室复诊。窦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不知何因,她反复腰背部疼痛,无法直起腰走路,咳嗽时疼痛感明显加重。当时其以为腰扭了并没有在意,可吃止疼药、贴膏药后,病情仍未好转。“后来我听人说这边看腰痛效果好,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窦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医生进行问诊后,立即安排了骨密度检测,报告结果显示为严重骨质疏松症,“在这里治疗了两年多,我已经能直起身子走路了,平常下楼散步都没有感觉到腰背疼。我们老年人真的要特别注意,谁能想到骨质疏松会这么严重呢?”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其实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也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科王金娣医生向记者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沉默的疾病”,在发生骨折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即使感觉到腰背部疼痛,也会被认为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延误了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驼背、个子变矮、反复骨折。“我们科室从2017年建立以来,共对20000多位市民进行了骨密度的检测,从检查结果来看,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20%。现我们中心实现了筛查、建档、治疗、随访一站式服务,让老百姓实现早干预、早治疗、早获益。”王金娣说。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王金娣建议,除了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外,还需要从生活方面进行改善。比如合理高钙饮食,增加蛋白摄入量;戒烟限酒,避免或科学使用影响骨质量的药物;增加光照的同时也需要合理的运动,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操等。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