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呼百应:20支义警队伍助力基层治理

核心提示: “公安工作并不是孤岛上的坚守,而是汇聚了民众力量的海洋,共同编织着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本报讯 (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邵臻)“公安工作并不是孤岛上的坚守,而是汇聚了民众力量的海洋,共同编织着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为下好街道、乡镇治安防控“先手棋”,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将防范力量有效延伸至社会治理末端触角,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各基层派出所聚焦“主防”职能,积极探索实践如何更好地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沈香辉介绍,其间牵头成立的20支义警队伍不断壮大,由民警带领开展日常警务辅助活动,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势互补、高效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日渐形成。

共调路上的“老娘舅”

老周是曲阿街道双庙社区的一名网格长,也是开发区派出所平安360义警队的一员。他将义警队的工作职责融到日常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老周与其他义警队成员在辖区居民小区、眼镜市场、广场等重点位置,常态化开展巡逻排查、防范宣传、隐患整治、矛盾化解等工作。

就在最近,老周巡逻到丹桂园小区某栋楼附近时,听到有居民争执的声音,立即上前自我介绍、询问情况。原来是5楼与6楼的邻居因为漏水问题发生纠纷。凭借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老周对双方好言相劝,迅速缓和了紧张气氛,还邀请6楼房主一同前往5楼家中,详细查看漏水情况。在随后组织的调解过程中,老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邻里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共治之路的“好帮手”

“有你们在,我们安心多了。”上下学高峰期是校园周边道路易拥堵的时段,不少家长看到民警在路口有条不紊地指挥交通,义警们贴心地护送孩子过马路,心里多了一份安全感。

由界牌派出所牵头,界牌中学、“界牌义警队”共同商讨成立的“联合护学组”,到今天已经风雨无阻地值守一个多月了。“联合护学组”由界牌派出所民辅警、界牌中学保安力量和义警队成员构成。工作日每晚八点十分到九点十分,“联合护学组”成了该镇灯城大街一道新“枫”景线,他们对上下学高峰期界牌中学周边秩序进行维护,“护学岗”应急处突联动实力显著增强。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为辖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能为乡里乡亲做一点小事,我觉得很开心。”今年52岁的界牌义警队队员朱克忠笑着说,“我加入了义警队,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打造平安界牌添砖加瓦。”

共防路上的“小喇叭”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不主动转账就不会被骗,这个软件下载后骗子叫你共享屏幕,密码、验证码他都能看得见。”最近一天下午,家住导墅镇小华村的张女士遭遇了“关闭直播会员+共享屏幕”的诈骗。正在村里开展巡查走访的义警蔡姐发现后,迅速识别出诈骗手法并开展劝阻工作,成功帮助张女士保住2000余元。蔡姐是导墅镇小华村第六网格的网格长,也是导墅派出所“鹤你同行”义警队的一员,“派出所民警给我们培训过,我一听她讲就知道,这是遇到了电信诈骗。”

除了“家门口”的蔡姐,还有“校园里”的马哥。近日,义警队队员马哥就随导墅派出所民辅警一起,走进里庄中心小学,开展送教进校园活动,通过警校共治的方式,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义警队成员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辖区最熟悉的面孔,也是掌握“乡音”、熟悉“乡亲”、明晰“乡俗”的全面“人才”。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接下来,市公安局将依托义警队,把平安的“钥匙”传递给更多人,希望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来,助力形成符合丹阳实际的全民“义警”新格局。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