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静 猛科 牧欣) 昨日,我市召开领导干部研讨会,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明年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工作举措、重点改革任务进行研究思考、交流碰撞,以更系统、更深刻的务虚,引领更科学、更高效的务实。市委书记王成明主持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坚定推动发展的信心决心,进一步明确明年工作的总体考量,进一步把准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进一步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把丹阳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各项工作谋系统、做扎实。市领导宋飞雄、赵立群、薛军民、赵志强、傅裕、杭春云、杨连波、刘宏程、高飞、于斌、于舟、陆云飞、倪荣锦、谢正宝、张文华、蒋敏、谢丰羽、张路、刘刚、严学华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市领导分别围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深化“五送五助”行动、探索设立丹阳市产业基金、打造高水平安全高质量法治、以智慧农业助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双核驱动”等主题作交流发言。
听取大家发言后,市长宋飞雄说,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在市委的带领下,全市上下牢牢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坚持以底线思维积极践行“国之大者”,坚持以预窥思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以攻坚思维打通发展难点堵点,坚持以绩效思维抓实重点工作推进,赢得了一定主动。希望大家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全力以赴落实好年末收官各项任务,重点抓实经济运行薄弱指标、项目招引建设实效等事关经济支撑的事,守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等事关财政关门的事,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社会面不稳定性因素等事关社会稳定的事,高质量考核进位、年度任务扫尾等事关重点任务收官的事。围绕明年工作,宋飞雄表示,要以深化改革谋发展,把深化改革与谋划未来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与破解难题结合起来,探索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路径;要以稳定增长抓发展,努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充分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持续优化有温度的环境,推动扩投资、促消费、优环境协同发力;要以产业攻坚强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育新枝栽新苗”、未来产业“稳慎抢赛道”;要以科创赋能优发展,抓好支撑性平台孵化、成长性企业培育、实质性成果转化“三个环节”,打通“孵化、培育、转化”环节实现科创价值;要以有效投入促发展,狠抓一批长远很关键的要事,狠抓一批现实有需要的难事,狠抓一批群众有期待的实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城市更新、民生改善;要以大局稳定保发展,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王成明表示,各位市领导聚焦丹阳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既讲思路方向,又讲对策办法,感受到了大家的发展情怀、前瞻思考和务实作风,达到了辨明形势、增强信心、明确路径的良好效果,对明年进一步实现“镇江一流、全省进位”目标充满了信心,对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以更多“丹阳经验”、“丹阳模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行稳致远充满了信心,要进一步坚定推动发展的信心决心,从总体向好的宏观走势中坚定信心,从厚重殷实的产业基础中坚定信心,从攻坚克难的具体工作中坚定信心,以前瞻思考、积极应对,先行一步、快人一拍抢占先机、拔得头筹。
王成明强调,明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抓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始终锚定“镇江一流、全省进位”总目标,力争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进入全省前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镇江前列,重点把握“四个年”的定位。把握好“重点改革突破年”的定位,聚焦发展难点、痛点、堵点和关键点,多谋一些创新性路径、改革性举措,打造出更多具有丹阳特色的亮点工作、改革品牌,以沉甸甸的改革成果助力丹阳发展争先进位;把握好“产业强市提质年”的定位,毫不动摇牵住产业这个发展的“牛鼻子”,加大力度推动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改革攻坚行动,进一步让产业强市的基础更牢、潜力更大;把握好“模式创新拓展年”的定位,一方面立足已经开了头的重点事项,加快具体工作推进,扩大合作范围,把模式创新带来的发展优势不断巩固下去,另一方面立足各自条线、各自板块,主动推动思维更新,主动谋划模式创新,用新理念、新路径、新手段解决矛盾问题,实现丹阳发展“新道超车”;把握好“敢拼善为深化年”的定位,继续把深化敢拼善为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保障,进一步借助改革力量,深化“与敢为者同行”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建设,进一步把“担责尽责、敢为善为”的鲜明导向,转化为全市党员干部的思维自觉、行动自觉、作风自觉,形成你追我赶推动发展的火热局面。
王成明强调,要进一步把准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围绕“四个年”的总体考量,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抓发展归根结底就是抓项目,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聚焦项目招引、项目建设、竣工达效三个“关键环节”,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4+3+1”产业体系是丹阳发展的基础,主导产业升级要抓住具体企业层面的优化质态、产业链条层面的整体升级、产业体系层面的向“新”发展“三个层面”,把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助力本土企业发展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不断“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科技创新是丹阳产业历经半个世纪保持活力的根本基础,科技创新引领要突出关键头部引领、平台机制赋能、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三个关键”,进一步用好用足全国创新型示范县这个关键平台,持续激发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效能;重点片区建设要重点聚焦主城区组团、副中心组团、文旅融合组团“三个组团”,从重建设起步向重运营管理转化,从靠财政硬投向模式创新转化,把模式创新拓展与重点组团建设无缝衔接;现阶段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解决好“房”和“人”的问题,乡村全面振兴主要是做好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动农房改善试点、持续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三个持续”,依靠基层和群众力量改变农村环境面貌、发展生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展底板巩固重点要巩固生态环境底板、安全生产底板、社会稳定底板“三个底板”,坚决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王成明强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和“十四五”收官,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归根结底要靠党员干部、要靠真抓实干,希望大家树牢“主人翁”意识,扛起“主力军”使命,聚焦争先,聚焦快干,聚焦统筹,聚焦担当,聚集突破,聚焦干净,以大家的担当作为、敢拼善为引领形成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
在全年各项工作收官冲刺的关键时刻,昨日,在市会展中心国际报告厅内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研讨会上,市领导与各镇(区、街道)、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聚焦丹阳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围绕“干什么、怎么干”,讨论、思考、找路子,交流、探讨、提建议,为明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