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茅猛科 印牧欣 通讯员 陵宣)“现在村里整洁又美观,一走进来,整个人都很舒服。”谈到陵口镇煦庄村大庄自然村的变化,老村民张书中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张书中点赞的变化,是今年大庄村进行“小菜园”建设后展现的“新颜”。大庄村占地2.56公顷,共有82户273人,其中常住人口169人。张书中告诉记者,村里老年人居多,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种点蔬菜,满足日常所需,省下了买菜钱。不过,原先大家种菜并没有统一规划,菜地看起来十分杂乱,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堆放杂物的闲置地。“现在不仅乱堆乱放被清理干净了,一片片小菜地还成了家家户户门前的一道绿色风景线。村里这么清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惬意了。”张书中说。
煦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张辉明介绍,大庄自然村的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些年,一些村民将砖瓦结构的屋顶翻新成琉璃瓦屋顶,余下很多砖瓦堆放在房前屋后。村里在进行“小菜园”建设时,将这些不起眼的废砖废瓦充分利用起来,共建造围挡700余米,变废为宝,让废砖废瓦发挥了大作用。“围挡的造型各不相同,有的是砖块斜向排列,有的是瓦片层层堆叠。我们想通过差异化的设计,让村庄更显多样性。”张辉明说。
走在大庄村,平坦的水泥路不断延伸,部分拓宽后的水泥路面依然清晰。“这户人家屋后原来有个粪坑,异味很重。这次改造时顺便填掉,还做了硬化。你看,现在这里多干净,路也拓宽了。”“这里原来是一片杂草,清理完后浇上水泥,放上垃圾桶,看上去是不是既宽敞又干净?”……跟随张辉明的脚步,记者发现,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成就了村庄大大的改变,煦庄村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理念,根据现有村庄资源,以“小菜园”为切入点,让村庄回归乡村原味。
据介绍,此次大庄村“小菜园”建设,共建造步道40余米,道路硬化4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650余平方米。“下一步,村委会将以大庄自然村为起点,以点带面,进一步做好‘小菜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倾力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宜业煦庄村,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张辉明笑着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