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选购保暖物品。记者 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讯 (记者 晓玲 王丹)随着气温下降,我市“暖经济”逐渐升温。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我市多家商场,看到羽绒服、保暖内衣、手套、帽子等保暖物品已被摆在显眼位置,各专柜前人来人往;在食品专区,火锅食材、热饮等商品的销量不断攀升,消费市场暖意融融。
在吾悦广场三层的童装店内,帮孩子选购羽绒服的市民陈女士相中了一款轻暖科技羽绒外套。据店员介绍,除了轻型羽绒服,店里今年还推出了能抵御严寒的抗风抗寒羽绒服、保暖新科技空气棉服等,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服装,多彩配饰同样增添了消费市场的冬日氛围感。在二楼的一家饰品店,帽子、手套、围巾、自热口罩等保暖物品占据了店铺的“C位”,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其中,款式新潮多样的帽子摆满了两个展示柜,特别引人注目。造型多样的帽子与围巾以及手套采用一体化设计,既好看又实用。此外,保温杯也很受欢迎,市民不再局限于卡通的、可爱的,一些联名款的保温杯更受欢迎。据店员介绍,近段时间,这些保暖物品销量都还不错。
另外,“暖胃又暖心”的热饮也迎来消费旺季。记者走访多家饮品店了解到,现在热饮不仅线下订单明显增加,线上消费同样火爆。此外,入冬以来,多家饮品店推出了枸杞红枣奶茶等一系列应季热饮,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