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文正家庭农场水稻收割现场。 记者 茅猛科 摄
本报记者 茅猛科 印牧欣 通讯员 陵宣
金秋时节,走进陵口镇新陵村陈庄自然村,成片成片的稻田像是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轻抚下,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这附近的稻田都是我承包的。”12日上午,站在田埂上的陈文正看着已经成熟的稻子,一脸喜悦。他告诉记者,从一开始承包40亩地,到后来承包近300亩地并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再到现在承包土地超千亩,他已经从事农业种植十五六年,也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之所以能够扩大到如此规模,还是得益于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普及。”
今年57岁的陈文正,年轻时曾在一皮鞋厂上班。后来,家里买了一台收割机。每当农忙时,他就开着收割机帮人收割庄稼赚些“外快”以贴补家用。在赚“外快”的过程中,陈文正对农业种植有了一些了解,也逐渐对农业种植有了兴趣。十五六年前,陈文正在家人的反对下毅然辞去皮鞋厂的工作,准备回家种植水稻和小麦。“家人都觉得从事农业会很辛苦。”陈文正说,但他在帮人收割庄稼的过程中,得知国家推出了很多助农政策,坚信发展农业会有前途。
说干就干。陈文正在村里承包了40亩地,开始了“务农职业生涯”。“种田也不简单,除了要能吃苦,还需要不断学习。”从事农业种植后,陈文正扎根田野,沉心钻研,不断学习掌握种植技能。除了自己看书学习,在遇到难题时,他还主动向周边农户请教。政府每年组织的培训,他也从不缺席。仅用了三年时间,陈文正就从农业“生手”变成了“熟手”,承包的土地规模也达到近三百亩,于是便注册成立了丹阳市陵口镇文正家庭农场。
“农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像现代化机械等不投资也不现实,就算是借钱都要上。”陈文正说,要想做大做强农业,必须借助现代机械的力量,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这些年,陈文正逐渐添置了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运输机、烘干机等一系列设备,为农场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文正农场承包的土地已经达到1030亩,但陈文正又有了新的烦恼。“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我的年龄也是越来越大,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陈文正很是感慨,“现在农场作业逐渐向无人化转变,我是不会操作了,只能交给年轻人。”说着,陈文正朝正开着收割机的女儿喊道:“你先过来陪记者们聊会,我来开收割机。”
从收割机上下来的陈芸,显得有些兴奋,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今年35岁的陈芸,协助父亲种植粮食已有12年。“当时,我觉得父亲太辛苦,又感受到他对种田的热爱和执着,于是萌生了辞职回家和父亲一起种田的想法。”谈到回乡种田的初衷,陈芸这样说道。
然而,正是陈芸的加入,为农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每两年我会去南京参加农机展,农机展上会展出无人机等很多新设备。”陈芸意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会种田”,更要“慧种田”。在和父亲商量之后,她先后购进无人机、无人收割机、无人插秧机等先进设备。
在科技的加持下,粮食种植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像以前那种自走式的无人植保机,一千亩地光打药水就要五六天。现在用无人机,两三天就能完成,既省时间又省人工。”陈芸说。如今,农场里的机械化操作大多由陈芸主导,撒药、治虫、除草,以往费时费力的活,现在陈芸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如果有合适的机遇,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农场的规模。”谈及未来,陈芸斗志昂扬。她相信,只要够热爱肯钻研,他们父女就一定能在农村的土地上收获累累硕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