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基层减负”系列谈⑤|让“小马”成为“快马”

除了“文山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痕迹管理”较重等问题,基层同志感到压力大的又一原因,是基层“权小责大”“人少事多”,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态,似乎工作总干不完。

要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首先是要把“车”变小变轻,为基层明确权责,把基层要完成的职责事项搞清楚。与此同时,要大力整治文山会海、规范考核督查、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杜绝“材料生花”“数字政绩”等现象,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为民服务。

其次是要给“马”赋能。“马”能不能拉动“车”,不在于“马”的数量,而在于“马”的质量。如果“食不饱,力不足”,即便是千里马也会“才美不外见”。只有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且不断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把“小马”变成“快马”,从而加大“马”力、提升“拉”力。

当然,改变“小马拉大车”也不能让“车”空驶,更不能让“马”脱缰。关键是要坚持责、权、利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匹配到位,给好“马”配上合适的“鞍鞯”“辔头”和“长鞭”,只有这样才能“车马协同”,从而快马加鞭,轻车熟路,快步向前。

基层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场景,足见责任之大、任务之巨。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让基层的“马”拉动事业的“车”,就要让“大车”减负、给“小马”赋能,保证“车马协同”,“负担”轻了,“动力”足了,“步子”才会快。这就要求,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让基层摆脱“小马拉大车”的困境,真正从“千条线”“千把锤”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来抓发展、惠民生。(胡波)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