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一笼市井烟火,品一份薪火相传

核心提示: 梅伟芬的小店开在访仙镇访东路。时光大致保留了这座千年古镇质朴的颜色和缓慢的节奏。一同被留住的,还有传承近百年的访仙蟹黄烧麦。

访仙蟹黄烧麦:

蒸一笼市井烟火,品一份薪火相传

4df76ab46976abb8652b17d99ff423d6

bf3fae23982d076d03967b8d5bbbcc66

9fb9b5afa5eebfae195e946a9fa5747b

图为梅伟芬制作的访仙蟹黄烧麦。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天亮的时候,梅伟芬已经在小店的案板前忙活了两个小时。秋冬季,蟹脚痒,正是吃蟹黄烧麦的好时候。本地人,外地客,一天的需求量达到三四百只,梅伟芬得在早餐前做足准备。

梅伟芬的小店开在访仙镇访东路。时光大致保留了这座千年古镇质朴的颜色和缓慢的节奏。一同被留住的,还有传承近百年的访仙蟹黄烧麦。

客流如潮信,在梅伟芬预计的时间接踵而至。一碗面,一只蟹黄烧麦,两者都要趁热吃,这是大多数本地食客的标配,而外地食客慕名而来,若是第一次品尝,往往会吃得很狼狈。

一只访仙蟹黄烧麦,其复杂考究的用料以蟹黄和蟹肉为主,烧麦的褶皱多达24个,蒸汽的热力,将食材的精华融入汤中,包裹着滚烫汁水的面皮,其薄如纸,韧度惊人。而要完成从面团到美食的蜕变,秘密就在面皮里,掌握在制作者手中。

梅伟芬的操作间面朝店内食客,等待的时间里,好奇的客人会径直走到操作间外,透过窗户观赏梅伟芬制作蟹黄烧麦。小小的面团,在案板上被迅速铺平成圆,裹入凝固的汤汁,面皮在制作者手中又快速聚拢,手指在不经意间灵动,面皮成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加上一勺蟹黄“花蕊”收尾,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之后,它们将被送入蒸笼,接受5分钟的蒸汽熏陶,最后成为面皮中的“艺术品”。

这种绝活,考验着厨师的天赋与耐心。为了这个,梅伟芬没少吃苦。

“我在这店里做了七八年,过去几十年主要是我师父在做,我只能打打下手。现在我和师父搭档做。”梅伟芬不是专业厨师,在学做蟹黄烧麦之前,其厨房经验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师父陈立新看中梅伟芬的踏实肯干,传授她蟹黄烧麦的技艺。“刚学的时候,每天要做两三百个面皮。为了托底,师父要求擀好的面皮中间稍厚、四周稍薄。学了一年,师父也没有特别满意。”不过,一旦掌握面皮的秘密,这会变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游戏。如今,梅伟芬在店里忙面皮,陈立新在家中熬汤汁,师徒俩相得益彰,传承着这份当地的美食技艺。

为了延续访仙蟹黄烧麦的传奇,今年60岁的陈立新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在访仙镇,蟹黄烧麦的做法不是什么秘密,很多家庭都在做,但要做到极致,口耳相传的教授方式并不足够,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用心琢磨和领悟才行。”陈立新在四十年前学做蟹黄烧麦,“制作蟹黄烧麦,用料复杂,需要经过蒸蟹、拆蟹、熬蟹油等一系列工序,再将鸡汤、瘦肉、皮冻、筒子骨、蟹肉、蟹黄等食材一起熬制12个小时,才能制成馅料。这样的制作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巧。

对陈立新来说,历史悠久的蟹黄烧麦早已不只是一道美食。在当地,蟹黄烧麦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代表。招待客人,祭祀祖先,重要的场合总能看到蟹黄烧麦的身影。这种美食早已与当地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一笼访仙蟹黄烧麦,不仅美在外观和味道,更美在技艺流传的故乡情结和人生哲学。从口到手,从手到心,学的是精湛厨艺,悟的是人生哲学。美味世代延续,做人的道理也心口相传。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