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小麦生产“七分种,三分管”。抓好秋播质量是关键,配套落实好其他田管措施,做好防灾减灾抗逆应变措施,才能实现“足穗大穗、增粒增重”的高产目标。当前,秋收秋种在即,市粮作站专家指出,要提升秋播质量,必须重抓以下六项关键技术。
适期播种,压缩晚播面积
今年我市秋收秋种上依然要坚持提早规划,抢收水稻,早腾茬早播种,尽量避免不利天气,努力在适期内完成播种,压缩晚播面积。
我市小麦最适宜的播种期为11月上中旬。播种过晚的小麦出苗率低、出苗迟,易形成弱小苗,遇强降温受冻害风险大,而且生育期短不能壮苗大穗。移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25日~30日,移栽期在10月20日前后,不要迟于10月底;直播油菜适播期在9月底至10月15日前。直播油菜在适播期内越早播种越有利于高产,播种过晚,冬季苗小遇强降温易干冻死苗造成绝收。
适量播种,建立适宜群体
根据播期来确定适宜播量,建立合理群体,避免因播种量不适造成苗过多或过少,不利于高产、稳产。11月10日前播种的每亩播量8~10公斤,基本苗16万左右;11月10日~20日播种的每亩播量12.5公斤左右,基本苗20万左右;迟播田块采用独秆栽培,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0公斤,基本苗不超过25万。播种量过多一直是我市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顽疾,尤其早播田块要注意控制播种量,播种量大基本苗多,易致中后期群体偏大易倒伏、病虫害多。应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以尽可能少的基本苗实现预期穗数,降低生产风险。
移栽油菜适栽期内亩栽6000~8000株;直播油菜亩播量控制在0.3公斤左右,3叶期间苗,每亩留苗2~3万株。
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
土壤墒情适宜时机械才能下田作业,有利于提高耕整地和播种质量,也利于播后及时出苗。避免烂耕烂种,“宁迟勿烂”,避免播种质量差,出苗不齐或僵苗。水稻生产环节要开好沟,搁好田,后期水浆管理要干湿交替,收割前10天田间断水,创造有利于收种的田间墒情,提高播种质量。收割后遇连阴雨天气要想方设法排水降渍,创造有利于机械下田的墒情条件。
秸秆还田到位,提高耕整地质量
秸秆还田到不到位,耕整地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可通过农机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确保秸秆还田到位,创造良好的适播土壤环境。
一是碎草匀铺。需在前茬收获机械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留茬高度和碎草长度均控制在10厘米以内。或在前茬收获时留高茬(30~40厘米),然后尽快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灭茬粉碎作业。
二是深埋匀埋到位。墒情适宜时,根据农机条件可采用犁耕深翻、深旋耕等方式先埋草再整地播种。旋耕埋草关键在于机械动力要足、低速行驶、墒情适宜,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5厘米以上。深度不够埋草效果差,要防止稻草成团入土或富集于播种层。可采用“耕-耙-旋”“旋-旋”等增加作业次数的方式提高耕整地质量。
三是播后及时镇压。秸秆还田入土后容易造成土壤暄松,跑墒透风,抗旱、抗寒能力下降,遇干旱年份容易造成干冻死苗。播后及时适度镇压,可弥合土缝,保墒防冻,促进出苗和成苗率。
精准播种,推广机械条带匀播
在确保秸秆还田和耕整地质量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播种机进行机械均匀播种,扩大机械条带匀播,提高播种质量,做到播量播深适宜,落籽均匀,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要防止播种过深,影响壮苗和分蘖素质,通常稻茬小麦控制在2~3厘米。若遇连阴雨土壤粘湿时可用复式播种机播种将秸秆还田、旋耕埋草、施基肥、播种、镇压、开沟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尽量减少机械下田碾压次数,以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
科学运筹肥料,节氮提质增效
根据小麦吸肥规律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配肥料,以满足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小麦高产优质。氮肥运筹,基苗肥与追肥之比为5~6:5~4;磷肥以基施为主;钾肥基追比为5:5。
基肥要施足,随播种机在播种时施或旋耕前施,亩用配方肥30~35公斤。苗肥要早施,1叶1心期即可施,亩用尿素7.5~10公斤,促分蘖早发。迟播田块可基苗肥一并基施。示范应用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减少施氮总量,缓释肥采用一基一追模式,即60%氮素用缓释肥作基肥施,40%氮素用尿素作拔节孕穗肥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