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传承“老味道”,时光熬煮羊肉香

核心提示: 暮色四合,深秋寒意又浓了几分,吕城镇圣旨西路上却是一幅华灯初上的喧嚣。人们冒寒而来,大多是冲着当地“老字号”羊肉店的一口“老味道”。为了迎接一天的高峰期,店主路万里组织全家总动员,有人在店门口大声指挥停车,有人在店内熟练收拾餐具,而厨房里,路万里略显笃定,他早已备下足够的羊肉、羊汤,只待客人下单,美食便一一上桌。

吕城羊肉:

三代传承“老味道”,时光熬煮羊肉香

9f3eec7235d635c351dae54fc8e209ba

图为路万里为食客上菜。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暮色四合,深秋寒意又浓了几分,吕城镇圣旨西路上却是一幅华灯初上的喧嚣。人们冒寒而来,大多是冲着当地“老字号”羊肉店的一口“老味道”。为了迎接一天的高峰期,店主路万里组织全家总动员,有人在店门口大声指挥停车,有人在店内熟练收拾餐具,而厨房里,路万里略显笃定,他早已备下足够的羊肉、羊汤,只待客人下单,美食便一一上桌。

“这家羊肉店已经开了四十多年了,之前是我父亲做,现在是我做。”今年42岁的路万里对于这间老店有着复杂的情感。“父亲当初是跟着我外公学做羊肉,我是跟着我父亲学。”三代人传承一份“老味道”,但其中滋味却难以名状。 “小时候,一到秋冬季,父亲和母亲就会在店里忙上一整天。一间摆放几张小桌子的小店,门口倒挂上大红桶,里面点亮一盏小灯,招牌就是粉笔书写的‘羊肉’两字。”那时的路万里不明白,这样一间小店,怎么这么忙,“我只能一个人在家,盼着他们早点回来。愿望从没实现,倒是我自己渐渐习惯了。”

对于羊肉的香,路万里自是垂涎,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很少出现,“父母当年做羊肉生意,也只是维持一家的生计,省不得自家吃。父亲有时带回一点羊骨,母亲煮汤,从骨头上嘬出的每一口羊肉碎,记忆中都是那样鲜美。”

父亲给儿子取名万里,寓意“鹏程万里”,但命运兜兜转转,路万里没有远走他乡,而是选择留在故乡,子承父业。“原本是在店里给身体抱恙的父亲打打下手,结果做着做着,父亲就全都交给我了。”路万里说得似乎“偶然”,但传承不是儿戏,在交接的那些日子里,父亲时时在旁监督着路万里手上的每一样活儿。“长大了才明白,店虽小,但因为父亲的手艺,远近的人都来店里。”路万里说,“店里生意越好,父亲对每一道菜的要求就越高。我觉得我做得还行,但父亲总能找到问题。做得好,父亲就不说话了。也许,天下的父亲都一样,很难当面夸夸孩子。”路万里记得,一次是把羊肉煮过了头,一次是拆骨不干净,父亲很不满意,手把手教他做。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提醒最多的一句是:“食材一定要新鲜,千万不能欺瞒顾客。”

如今,父亲的耳提面命不再,路万里却觉得,那些教诲总在耳边。

入秋,羊肉生意也来到一年当中的“黄金期”。“现在这个时节,我一般早上五点起床,然后去市场上宰杀新鲜的羊,羊要煮两到三个小时,把它做成白切羊肉。下午能休息到一到两个小时,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就开始忙了,一直要忙到深夜。”

一碟白切羊肉、一碗羊汤、一盆羊蝎子……和众多羊肉店一样,路万里的羊肉店也是这些菜品,但其中的不同之处,挑剔的食客入口便知。“我们吕城镇的白切羊肉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我们这里的白切羊肉是咸的,直接就能吃,不用蘸料。将新鲜的扒皮羊煮烂,之后把骨头拆掉,做成一个个小块,把熬好的汤汁浇上去就好了。一点醋,就可以让白切羊肉锦上添花了。”

生意越来越好,不久前,路万里决定将店搬到距离原址几十米远的地方,用更好的环境迎接食客。老店新开,客流量确实更多了。路万里知道,地方大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的手艺得到了更多食客的认可,“从我外公到我父亲,再到我,这羊肉技艺传承了三代人,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集体记忆,我会一直做下去,也会继续传承下去。”

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往往已是深夜十一二点,小店打烊,路万里忙碌的一天也画上了句号。等待他的将是五个小时后的新一轮挑战。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