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86年我市新购的公交车,左一为温金成。 本报资料图片
图为温金成坐在如今的公交车上。记者 吴琪 沈欣 摄
本报记者 吴琪 沈欣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城市高位运行的基础,我市城乡公共交通的发展从1976年成立丹阳县汽车运输公司以来,经历了“一穷二白”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如今,公交车成为丹阳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见证着城市的历史变迁。
家住金色家园小区的市民温金成,1986年从部队转业回到丹阳,进入当时的丹阳县汽车运输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直到退休。据温金成回忆,当时,丹阳县汽车运输公司刚刚成立10年,由于基础条件差,公交车的性能跟现在比是天壤之别。“现在报废的公交车比当时运行的公交车性能都要好很多。”他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丹阳公交车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夏季天热时,乘客只能打开窗子吹风,而下雨天,车窗不能开,大家坐在里面又闷又热。“当时路况也不好,‘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常态。”温金成笑着说。
随后,温金成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众人坐在一辆公交车上,脸上挂着喜悦。“这是1986年我刚到公交公司时,公司新购进了一辆公交车,大家非常兴奋,纷纷跑到车上留影纪念。”温老向记者解释,1976年,丹阳发出的第一辆公交车,其实是从外面借来的一辆几近报废的汽车,而照片中他乘坐的这辆公交车,是经过十年的发展,公司凭借自身实力购买的新车。从旧车到新车,从外借到自购,温老说,虽然与现在的公交车比,这辆车显得十分落后,但当时他坐在车上的心情是无比自豪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市的公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公交车数量越来越多,车子性能越来越好,公交线路也越增越多。
“刚转业回来时,全市乡镇和市内公交线路总量大概只有七八十条,到2010年,仅长途运输线路就有一百多条,市内公交线路也从最初的一条增加到三四十条,城乡公交网络越发密集,市民出行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实惠。”温老回忆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