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蒋网网(左)在大定船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助餐食堂吃午饭。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王丹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近年来,民生“食”事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最适合的养老还是在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熟悉生活圈。但岁月不饶人,买菜做饭这点小事有时也会让他们感到焦虑。而对家住海会新村的蒋网网老人来说,却又不仅仅是“焦虑”那么简单。
今年76岁的蒋网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从小身体就不好,两岁时得了脑膜炎,治愈后身体却留下了缺陷:比别人长得矮,走路一瘸一拐,背上还有个“大包”,从小就遭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加上之后的种种原因,蒋网网一直没有成家,至今独自一人生活。
一人生活,一日三餐让她有些苦恼。因为家住六楼,是没有电梯的多层老小区,以前每天爬上爬下买菜做饭,对行走不便的她来说很是麻烦。加上辛辛苦苦忙碌做出一餐,只有自己一人享用,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渐渐地,她开始懒了,开始“糊弄”自己。
五六年前,她得知自己所住小区的大定船社区居委会后面的院子里,成立了大定船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中心有助餐服务。自此,她的一日三餐有了着落。“从那时起,我每天吃完早饭大约上午9点多,就会来到中心,看看电视,和其他老人聊聊天,然后‘坐等’吃饭。”昨日上午十时许,蒋网网坐在大定船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日间休息室的按摩椅上对记者说,她这几年的“作息时间表”很简单:周一到周六,每天上午9点从家出发,不超过10分钟到达养老服务中心参加活动,11点左右吃午饭;吃完午饭后,到日间休息室休息;下午与许多老年朋友聊聊天;下午四五点把中午吃不完的饭菜再打包回去,“这里可以说是我的‘第二个家’!”
聊着聊着,临近饭点,蒋网网从日间休息室来到助餐食堂,和“老朋友”一起用餐聊着家常。她说,“有了‘助餐食堂’,我再也不用为做饭不方便发愁了,而且这里每天的饭菜都很清淡营养,价钱还不贵,两荤两素一汤,一餐只要花几块钱,政府办的这件实事真是办到我们老年人的心坎上了。”
“我们这里现在采用的是配餐服务,需要用餐的老人提前一天报名,第二天由红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送餐过来,老人可以在为老服务中心吃,也可以打包带回家。”在助餐食堂,工作人员一边为老人送餐,一边对记者说道。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现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5.8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17%;6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9.0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37%。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持续推动助餐点建设。今年以来,我市新增了8家助餐点,全市目前稳定运营的助餐点约30家。有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做优“丹优享”养老服务品牌,将“新增6个城市社区助餐点和9家农村养老互助睦邻点”列入重点工作,打造特色老年助餐服务品牌,托起了老人舌尖上的幸福,让老人们从舌尖暖到了心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