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谢秀英和马有珍(右)在院子里剥花生。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奶奶,家里怎么没有生姜啊?我这牛骨汤没生姜可不行……”9日一大早,谢秀英就来到了楼下邻居马有珍老人家中,准备给老人炖汤。老人笑着站在厨房外看谢秀英忙活。在云阳街道大定船社区,有这样一对特别的邻居,住一楼的马有珍老人今年100岁,在她家楼上住着的谢秀英今年50岁,十多年来,这对楼上楼下的邻居相处地更像是奶奶和孙女一般。
“奶奶一家应该是十二三年前搬来的,搬来后没多久,我和奶奶就熟络了起来。”谢秀英说,马有珍老人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和她说话时,老人总是用一双温暖的手握着她的手,这让她不自觉地把老人当作奶奶,“我的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而马有珍老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奶奶对孙女一样,这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对马有珍老人来说,谢秀英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些年,小谢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到我家来,看看我睡得好不好,问问我想吃什么,帮我干点家务活,就像我的亲孙女一样。”老人早已把谢秀英当作家人,两人之间并不客套,老人不会用手机,一旦需要帮助,便踱着步来到自家院子,抬起头朝着二楼便一声一声喊“小谢”,而谢秀英只要听到老人的呼唤,便一边应着,一边往楼下跑。有时谢秀英出门几天,老人就忍不住让家人给她打电话,询问归期。“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她了。”老人笑着说,“她不在,不习惯。”
一年四季,谢秀英照看着老人的身体,换季时更是十分注意。最近气温下降,谢秀英早早地帮老人将一床的夏季用品换作秋冬季的,生怕老人受凉。不过,谢秀英直言,她并不必太过在意,因为老人有着规律的生活和健康的习惯。“奶奶今年一百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爱喝牛肉汤,也爱打麻将,身体硬朗着呢!”老人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在谢秀英看来,这是老人的长寿秘诀。
闲暇时,谢秀英和老人常常一人一张小板凳,一边择菜、剥花生,一边聊天。说是聊天,其实是谢秀英听老人讲过去的事。“奶奶是1925年生人,十多岁就遇上了侵华战争,奶奶的妈妈死在了日本兵的屠刀下,好不容易才熬到了新中国成立。”谢秀英从老人那里感受到老一辈人的艰难,这让她在内心里增添了几分想要尽力照顾老人的想法,“奶奶常说,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太多了,每一天都能吃饱穿暖,享受晚年时光,心里自然是开开心心的。我就希望奶奶能够健健康康地,好好感受这个好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