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丹阳香米特色 打响土特产品牌
——看小丫家庭农场如何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智慧田管”成为小丫家庭农场种粮新追求。图为农场主魏国良利用农用无人机为水稻施肥。记者 须俊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金风送爽,稻花飘香。位于开发区的丹阳市小丫家庭农场基地内,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望着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象,农场主魏国良一脸喜悦:“这次超强台风‘贝碧嘉’过后,我的水稻植株坚挺,几乎没有出现倒伏,这与我注重科学施肥,并在底肥上适量加入微量元素有关,这一做法增强了水稻生长后期的抗倒能力。”
小丫家庭农场创建于2013年,2016年正式注册登记,是镇江市示范家庭农场。近几年来,围绕“打造丹阳香米特色,擦亮地方优质稻米品牌”的要求,农场积极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之路,致力在绿、优、精、特上做好优质稻米这一地方土特产文章,拓展了绿色稻米销售的广阔市场,丹阳香米“前马陵味稻”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2022年农场粮田增加了300余亩,2023年又新增了120亩,农场拥有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已达500亩。2019年,“前马陵味稻”大米荣获“丹阳市优质大米”金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华西杯”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会特等奖、同年又获“中国好米榜”金奖。2021年,农场因科技种粮、品牌种粮成效突出,成功入选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农场主魏国良也被遴选为全省粮食种植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依托好生态,种好优质稻
小丫家庭农场地处丹阳开发区(曲阿街道)前马陵村,这里风景优美,交通发达,东临大运河、练湖,312国道横穿而过;而且生态环境优良,是一个古村落。在前马陵村村北,有座土墩,相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妻马娘娘之陵墓,俗称马陵。因该村位于马陵南,故名前马陵,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江南鱼米之乡的这方沃土,给农场盛产优质稻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
今年54岁的农场主魏国良,是前马陵村一位新型农民。2008年,在东北从事制鞋生意的他返乡创业,受益于国家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好政策,于2013年流转了村里的80多亩丘陵岗地,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将原来狭长零碎的46块岗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形成了五个连片区域的标准农田,专种无公害优质粮食,总面积达到近110亩,并注册成立了小丫家庭农场。从此,魏国良由“制鞋商”变身为“种粮人”。
水稻种啥品种,怎么种才能获得好收益?农场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先后尝试了多个水稻品种,最后发现香软好吃的“南粳46”最受大众欢迎。于是,在市栽培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农场坚持好中选优,专心经营“南粳46”这一优质稻米品种,水稻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300斤~1400斤,经过自己加工,每斤真空包装的大米能卖到3.5元~4.5元,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其蒸煮的米饭以软糯适中、透白有光泽、口感润滑、有嚼劲和清香宜人的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农场的产品远销浙江、安徽和广州、珠海、深圳、澳门、香港等地。
事实也证明,“南粳46”这一优质稻米品种也成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尽管其生育期偏迟,但经过提前播种育秧、适期机插等措施,有效避开了灌浆期因气候原因带来的风险,并种出了自己的特色。现如今,在以“南粳46”作为当家品种的基础上,农场还瞄准市场前沿,开展其他适口性好的稻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为优化优质稻米品种布局探路。
瞄准绿和优,铸就好品牌
有了好品种,更要好品牌。叫响地方特色大米品牌,光靠家庭农场、稻米生产加工单位单打独斗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在政府组织下抱团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
作为久负盛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丹阳市已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稻米生产自古以来就是丹阳一大特色,据传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上就有对丹阳大米的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丹阳香米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为做优丹阳优质稻米产业,打响丹阳香米这一地方土特产品牌,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注重科技支撑,厚植文化底蕴,完善制度体系,打造中高端稻米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丹阳特色的稻米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全市水稻种植面积45.6万亩,位居苏南第一,水稻生产采用以南粳系列等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主,以机插秧为主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近几年来,农场主魏国良积极参加市农业部门举办的优质稻米展销和评比活动,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科技和品牌开发上的助力,农场按照市农业专家倡导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运用和培育品牌、提升效益的要求,一方面在水稻用药、施肥上,严格执行绿色防控标准,改传统化肥撒施为商品有机肥当家,除了水稻分蘖期加施少量尿素氮肥外,整个生长前期和后期均不施化肥,而是采用“肥宝乐”生态有机肥。绿色生态种植已成为小丫家庭农场最大亮点。通过连续7年大面积施用绿色种植技术,不仅逐步改良了农田土壤、培肥了地力,保障了优质稻米的高产稳产,还提高了稻米品质;另一方面,农场在2017年注册了“前马陵味稻”商标。对其中的100亩基地精品包装的稻米,魏国良坚持不用烘干设备对水稻进行烘干,而是采取自然晒干的方式,就是想让水稻保持最自然的口感,这也成了小丫家庭农场做好精品粮的秘诀之一。
小丫家庭农场的优质稻米不仅远销省内外市场,还成功进驻丹阳及镇江大统华超市。在去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证书的基础上,今年已进行有机食品转换认定。
加工求增值,延伸产业链
好稻出好米,好米马陵味。在从事种粮之初,对于农场种出来的粮食,魏国良都是直接卖给粮管所,亦或是卖给上门来收购的粮贩。如何叫响丹阳香米“前马陵味稻”的品牌?小丫家庭农场从2016年开始,变传统“卖稻谷”为“卖优质稻米”,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打响了稻米品牌,更促进了农产品增值保值。与传统卖稻谷相比,稻米加工的亩均效益能增加600元~800元。
从原先的“卖粮难”到如今加工的优质绿色稻米“不够卖”,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使小丫家庭农场深知:粮食要想种好,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果盲目扩大面积不但不能把每一亩田管理好,而且种粮的成本居高不下。“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那我就想办法让种粮大户们都参与进来,一起种植精品粮食,把周围的一整片农田改造成优质‘订单粮’的种植基地,实施适度规模经营。”魏国良透露,2018年,小丫家庭农场联合周边农户尝试建立了600多亩的“订单粮”种植基地,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管理,最后合作方的稻谷由农场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收购,再加工成优质大米销往大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基地的农户全部种植‘南粳46’,并由小丫家庭农场及其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由他们进行分管,水稻生育期间也只施商品有机肥,这不仅解决了单户大面积种粮精力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产品质量,把‘小精品’做得足够‘大’,进一步拓展了优质粮的产业链。”魏国良说,除了机耕、机收等交由农业社会化服务外,农场在机插秧、植保飞防这块的智慧农机作业任务,则由农场自己承担实施。2016年,农场购买一台高速插秧机,2022年又新添了一台高速插秧机,同时还购买了一架农用无人机。除了完成目前农场500余亩机插和飞防作业外,还能为周边种植户每年开展1000多亩的机插秧和飞防服务。
牢记国之大者,端牢中国饭碗。下一步,小丫农场将持之以恒地打造以特色优质稻米为主的丹阳土特产品牌,秉承“绿色+有机种植”理念,通过“农场+基地+农户+品牌”的形式,继续坚持走好优质绿色生态发展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并按照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标准,联合周边农户产出更多丹阳香米,不断拉长优质稻米产业链,带动种植户增产增收。同时,充分借助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推介丹阳优质稻米,坚持诚信经营,做优做强特色稻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文章,进一步提升丹阳香米“前马陵味稻”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优质绿色的丹阳香米,使之与地方文旅产业相融合,成为丹阳水乡、齐梁故里、生态丹阳知名的土特产,不断推动优质稻米的产业化开发,助推丹阳大米占领更大的市场,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