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8090后”飞防团队何以驰骋六县市

核心提示: 正值水稻破口抽穗期,在延陵镇广袤的田野上,一支以“8090后”命名的飞防团队,在常熟市支塘镇经过5天飞防、完成1.2万亩/次的“破口药”后,昨日又紧锣密鼓投入本地水稻田的飞防作业。

这是一批新农人,他们利用自家农场购买的无人机抱团合作跨区域飞防,成为全省飞防面积最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丹阳“8090后”飞防团队何以驰骋六县市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蒋云华

开栏的话:再过20多天,我们就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现了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专栏。我们的记者将走进城乡各地,真实记录75年来的沧桑巨变,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丹阳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全市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坚决扛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正值水稻破口抽穗期,在延陵镇广袤的田野上,一支以“8090后”命名的飞防团队,在常熟市支塘镇经过5天飞防、完成1.2万亩/次的“破口药”后,昨日又紧锣密鼓投入本地水稻田的飞防作业。8年多来,这一飞防团队通过开展以水稻、小麦病虫害防治、施肥为主的飞防服务,既解决了“谁来智慧种地”的问题,又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飞防助农服务的新路子。其服务区域不仅在丹阳本地,还拓展到丹徒、句容、金坛、常熟、溧阳等周边6个县(市、区),今年稻麦两季飞防作业面积超过了16万亩/次,成为全省飞防面积最大的农机服务组织。

这支“8090后”飞防服务团队成立于2016年,是由镇江市“青年致富带头人”、延陵镇杨平家庭农场负责人史杨平牵头当地家庭农场中从事飞防服务的“新农人”组建而成的。随着飞防服务的不断开展,飞防团队精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周边县市不少种粮大户也纷纷邀约前去开展飞防服务。其中,仅常熟市的飞防服务面积就由2018年开始时的1700亩/次扩大到今年的1.6万亩/次。飞防团队成员共有8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统一调配使用的农用无人机共计20架。今年,他们通过申请登记注册,正式成立了丹阳市“8090后”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

“近年来,粮食生产虽然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农田管理这块,不少小规模种植户还依靠担架式喷雾机打药,不但效率低,而且喷雾也不均匀;有的种植户甚至还雇请工人撒施化肥。在如今农业用工短缺的形势下,采用飞防作业打药施肥,既可降低农田用工成本,又能促进田管高质高效。”史杨平说,在水稻田管中,一架无人机一天能打药500亩左右、施肥300多亩。

而外地县市不少种粮农民因为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他们对新型无人机等智慧农机的技术接受程度跟不上,再加上维护成本高等原因,不少人不愿投资购买无人机,而是依赖飞防组织上门开展社会化服务。瞄准这一市场需求,“8090后”飞防团队便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区域服务。目前,该团队全年服务的飞防面积80%集中在周边县市。

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要做优飞防服务,重在质量和信誉。飞防团队成立伊始,他们就把好选人关口,优选飞防队员。目前,飞防成员中除了团队负责人史杨平家的种粮规模达到1700多亩外,其他成员的农场种粮规模也都在四五百亩,且都购买了农用无人机、具有五年以上的飞防和种粮管理经验。服务团队视飞防质量为生命,要求每位成员将“飞防田块当作自家田块”来精心操作。凡是接到服务对象投诉的,责令其永久退出飞防服务团队。2018年,史杨平的表弟在一次飞防服务后被农户投诉,身为团队负责人的他不留情面,坚决将其开除出队伍,此举树立了他在服务团队的威信,也促使队员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飞防服务。

为了不误农时,抢抓粮食作物病虫防治的“窗口期”,他们根据各地防治时段,科学合理安排。飞防队员、延陵镇金芳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鑫俊说,在飞防高峰时段,他们凌晨五点左右就赶到服务对象的田头。有的队员为赶赴周边县市进行飞防作业,就提前通宵达旦完成自家农场的飞防任务,保证第二天准时出发。遇到队员的家庭农场飞防一时忙不过来的情况,队员之间还相互调配。

坚持公平公正分配,才能增强团队合力。在收支账目公开的前提下,“8090后”飞防团队“约法三章”,按照稻麦两季飞防作业的服务收益进行平均分配,不以飞防面积论“英雄”,而是以飞防质量和田块飞防难易为主要参照依据,这样就保证了队员间的利益均衡,做到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无人机的日常故障检修保养或飞防过程中因意外而报废的机器,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则由机主自己承担,这样做能促使飞防队员时刻以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做好飞防服务。

“由于服务对象认可度高、口碑好,这几年我们飞防团队的订单业务源源不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虽然起早贪黑比较辛苦,但是很有奔头!”史杨平算了一笔账,在稻麦两季共计2~3个月的飞防时间内,团队毛收入有100万元以上,扣除各项成本,净收入超过了70万元,飞防队员每人平均收益在10万元左右。

这支“新农人”抱团开展跨区域飞防社会化服务,不仅拓宽了他们种粮增收的渠道,还有利于建立联农、带农、惠农、助农机制。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我市“8090后”飞防团队的实践表明,这一服务模式既满足了周边中小型种粮农户有效需求,又促进了机具的利用效率,也让“新农人”的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了他们更好地投身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尤为可喜的是,在跨区飞防服务中,这些“新农人”还把自己掌握的种粮新理念、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服务对象,带动了对方提升种粮水平。

“这几年,常熟等地的服务对象经常来我们的粮食基地观摩取经。”史杨平的父亲史锁虎告诉记者,常熟市支塘镇农民廖小娣承包了400亩粮田,由于管理粗放,水稻、小麦产量徘徊不前,单产原来只有1000斤和600~700斤。得知杨平家庭农场在大规模种植的情况下,水稻平均亩产稳居在1400多斤,小麦单产超千斤后,廖小娣惊叹不已,多次让儿子开车带她前来延陵镇观摩学习。通过不断交流种植技术,科学施用底肥、打好除草封闭药,这两年廖小娣家的小麦、水稻产量分别达到800多斤和1200多斤。

史杨平表示,在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背景下,合作社将紧抓这一机遇,继续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不断扩大跨区域飞防作业的覆盖面,进一步打响丹阳飞防社会化服务的优质品脾,让“智慧农机”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